▲攸县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即将搬迁升级。 记者 戴凛 摄
▲油画《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 记者 戴凛 摄
▲扫码观看 “百年潮 株洲红” 系列报道之16视频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戴凛 通讯员 吴辉兵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对于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1927年8月7日,毛泽东在湖北武汉“八七”会议上结合中国当时的国情,提出了这一著名论断。这个论断指明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也为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式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在数月后的井冈山上,毛泽东心生感慨:“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是谭震林。”
在攸县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中,就有这样一幅“毛泽东与谭震林”的油画,名为《第一个赞成“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人》。为何谭震林会成为“第一个”?记者试图从他的成长经历中去探寻缘由。
一边当学徒,一边“巧”读书
1902年4月24日,攸县城关镇珍珠巷的一个破旧民宅里,“喜起”出生了。
虽然生活艰难,但“喜起”的父亲谭瑞开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在“喜起”9岁时,还是被父亲送进了一家私塾读书。“喜起”聪明好学,熟读《百家姓》《三字经》等启蒙读物和四书五经,还把学到的历史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谭瑞开失业了,一家人都陷入了饥寒交迫的深渊,“喜起”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谭瑞开只好把“喜起”送到了攸县太成堂书纸店当学徒,但两年后书纸店老板病故,“喜起”只好离开。
为此,14岁的“喜起”步行30多公里,找到茶陵县一家名为“徐文元”的书纸店继续学习、谋生。这几年,也成为激发他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时期。
“他白天忙碌地工作,夜深人静的时候,却在悄悄读书学习。”攸县档案馆副馆长曾建荣介绍,根据相关回忆录,当时,“喜起”趁着晚上书纸店关门的时候,就把要看的书偷偷拿到,等老板和其他学徒都睡熟后,他再爬起来熬夜苦读。到了第二天清晨开铺之前,他又悄悄把书放回原处。为了不让老板发现他偷书看,他看书的时候非常小心,生怕弄出一点折皱损伤。
这期间,“喜起”熟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西游记》《洪秀全传》等,这些书启蒙式地熏陶了“喜起”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他也从这些书中认识到:要打倒封建王朝,推翻不合理的旧制度,靠一个两个路见不平的英雄不行,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团结一致向邪恶势力冲杀。
云从龙、风从虎,虎啸生风撼山林
一次,茶陵“文苑堂”书纸店老板娘毒打了一名在店内干了几十年的老工人,而老板还曾是这个老工人“抱大”的。
“喜起”怒不可遏,他串联茶陵县城的书纸业工人找这个老板算账。这下可把老板夫妇吓坏了,跪地求饶,表示再也不敢欺负老人了。后来,“喜起”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次斗争的胜利,我清楚地看到和体验到工人团结起来的力量,思想上又受到了一次教育和启发。”
1925年,“喜起”所在的“徐文元”书纸店也停业了。他离开了茶陵县,又回到了攸县老家,继续从事书籍装订工作。
此时,在他工作地的附近,住进了一个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小学教员余来。余来是当时攸县共产党的负责人之一,待人热情。“喜起”同他常常往来,并经常长谈到深夜。余来还给“喜起”讲有关俄国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成立的情况,并介绍他看一些革命书籍。
当时的湖南,正处在革命风暴就要到来的前夕,也就是这个时候,“喜起”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6年,“喜起”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时刻——加入中国共产党。“喜起”本打算改名“谭虎”以明志,但介绍人余来觉得欠妥,即言:“云从龙,风从虎,虎啸生风撼山林”,以为“震林”更好。从此,谭震林这个名字逐渐响亮。
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谭震林先后担任攸县工人纠察队长、县总工会宣传干事、县党部工农运动特派员。并组织发动家乡人民支援北伐,开展农民运动,解除反动武装。
他成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谭震林非常愤怒,他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声望,在攸县组织了一场万人大游行,抨击国民党的反动行径。“马日事变”后,由于反动派下令通缉,他奔走长沙、武汉仍无法找到党组织,被迫回攸县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这一年的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由此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
1927年秋,起义军又一次打进了茶陵。这一次,谭震林成功地找到了组织,并被大家推举为茶陵县工会主席。就任工会主席后,他立刻着手开展群众工作,相继组建了茶陵县店员工会、学徒工会、缝纫工会、铁业工会、磨(豆腐)工会,并邀请中共茶陵县委进入县城工作,就这样,茶陵县成了一个当时非常稳固的革命根据地。
1927年11月,毛泽东指派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政治部主任宛希先,负责落实建立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宛希先随即找到谭震林,两人商谈后,召开了由群众、县委和工会三方共同召开的扩大会议,在会上,选出了工人代表谭震林、农民代表李炳荣、士兵代表陈士榘。就这样,在1927年底,湘赣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了。
要革命,只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随后,谭震林派出工作队下乡,广泛动员群众,在全县建立了八个区政权。
毛泽东指示宛希先送给茶陵五支枪,谭震林立即组建纠察队等革命组织。工农革命军一面消灭敌人,一面打土豪筹款,使得茶陵遍地梭標,漫天红旗,形成了比大革命时更为高涨的革命热潮。这让谭震林深刻认识到,“枪杆子”对于政权的重要性。
1927年12月26日,在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下,茶陵失陷。谭震林感叹,“从这件事体会到,没有武装就没有我们活动的余地。在茶陵,我们打碎了旧政权,建立了新政权,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正规部队和广大地方武装配合,就不能战胜敌人,已经建立的红色政权也站不住脚。”
此后,谭震林率领工人和农民赤卫队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他坚定拥护和忠诚实践毛泽东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为创建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