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陈洲平 通讯员 林则梁 陈启浪)眼下,大地回春,艳阳高照,暖风拂面。4月6日,记者走进湖口镇土桥村的田间地头,放眼望去,数十名农民正在整理秧田、播种育秧、清理渠道,一派“闹春”的繁忙景象。在他们当中,最忙碌的是刘四仔,他不仅是村党总支书记,还是一名种粮大户。
土桥村地理环境和水利条件一般,不少水田原本可种双季稻,但却一直都是种植一季稻或其他作物。村民刘观祥告诉记者,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老人居多,因为年纪大了,种植双季稻,他们无能为力。
如何落实水稻播种面积、恢复种植双季稻、遏制耕地撂荒、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这是刚刚上任的刘四仔面临的一个难题。他一边对接农业部门,争取资金解决抛荒地复耕问题;一边引导无力种、不愿种的农户将水田流转给种植大户。同时,针对种植成本高、流转难度大的耕地,刘四仔大胆决定,自筹资金修复排灌渠、机耕道、灌溉山塘等农田基础设施,自己承包种植双季稻。
“要让老百姓响应国家号召种植双季稻,我要带头干。”刘四仔说。
就这样,刘四仔在村里流转了300多亩水田种植双季稻,成为村里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村民们见此,纷纷表示要扩大种植面积。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春耕生产中,茶陵县不少村干部争农时,带头“单改双”、“复垦复耕”,变身“种植大户”,助力粮食生产。据统计,今年茶陵200余个行政村中,党员干部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早稻播种面积达17.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