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湖口挽澜”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湖口挽澜”旧址 记者 戴凛 摄

    ▲曾元发向记者讲述毛泽东当年在这片田地里开会的故事 记者 戴凛 摄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戴凛 通讯员 陈启浪

    在“毛泽东‘湖口挽澜’旧址”,毛泽东曾在此借宿的王家大院早已成为一片废墟。就连这块标志牌的脚下,也爬满了绿色的藤蔓。小心拨开藤蔓,你会发现,长着青苔的卵石上满是历史的印记。

    湖口镇政府综治办主任曾元发激动地告诉记者,这下面藏着的正是王家大院的护墙脚,当年,毛泽东在此成功肃反,这一重大事件史称“湖口挽澜”,它挽救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挽救了革命。曾元发的爷爷,也就是在这屋前听了毛泽东的一席讲话,然后带着儿子走上了井冈山。

    地理

    曾经商贸繁荣的“湖口墟”

    今年3月的一场雨后,曾元发带着记者来到“湖口挽澜”旧址,虽然已看不到王家大院当年的模样,但大院前的稻田和远处的大山仍保留着当年的样子。

    见记者到来,当地村民廖德发也凑了过来。廖德发今年78岁,他介绍说,湖口位于茶陵县东南部,坐落在万洋山脉的笔甲峰山下,与炎陵、安仁、江西宁岗三县交界,曾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每天墟上都会有来自三地的商人往来于此进行交易。而王家大院,就在这墟上的中心位置。

    廖德发说,据其叔爷介绍,王家大院的主人王其生非常开明,十分支持革命,当年,毛泽东还在王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毛主席从湖口上井冈山。但没过多久,国民党部队就从湘南那边杀回来了,并烧毁了王家大院。由于年久失修,“湖口挽澜”旧址仅剩下宅院地基和护墙。

    历史

    工农革命军遭遇危机

    “‘湖口挽澜’在中国党史、军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而这一事件,则还要从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建立说起。”廖德发说,1927年11月28日,湘赣边界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在茶陵建立,但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一经成立,就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慌。

    1927年12月下旬,蒋介石调集国民党第八军和十三军分别从攸县和桂东方向进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扑向茶陵,妄图消灭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与茶陵游击队、赤卫队、纠察队进行了顽强抵抗,茶陵县城家家户户为革命军烧水做饭,自发上前线抬担架,救伤员。尧水、腰陂、马江等地的革命群众也纷纷赶来助阵,战斗异常激烈,持续了整整一天,但终因敌强我弱,工农革命军只好主动撤出县城。

    然而,此时团长陈皓却动了“歪脑筋”,他们以“背水一战”为借口,拆除了县城东门的浮桥,截断了回师井冈山之路,命令部队向南撤退。1927年12月27日,陈皓率部先于毛泽东到达茶陵南部的湖口。在这里,往东即到井冈山宁冈,往南是湘南桂东方向。向东还是向南,以宛希先、陈韶、谭震林为首的党政干部与陈皓发生了激烈的争执,而陈皓等仍强令南行。

    第一次党内“肃反”

    对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毛泽东极为关心,得知敌人大举围剿井冈山根据地的消息后,12月25日,毛泽东率毛泽覃、陈伯钧等人,从宁冈茅坪出发,赶到茶陵坑口宿营。次日,队伍继续向茶陵城进发,在离茶陵城二三十里的地方,就能听到激烈的枪炮声。12月27日早晨,不顾旅途劳顿,毛泽东又继续赶路。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他们乘着小船渡过洣江河,以最快速度追赶南撤部队。

    直到12月27日下午,毛泽东带领的部队终于赶上南撤部队的尾部。战士从后向前传达“毛委员来了,部队停止前进,返回湖口”的命令,将已被带离的部队重新带回了湖口。

    当晚,在湖口墟王其生的家中,毛泽东主持召开连以上干部紧急会议,揭露陈皓等人叛变投敌的图谋,当即决定把部队带回宁冈砻市,也就是“井冈山会师”地。

    28日早晨,毛泽东又在湖口墟东侧的一块稻田里召开了工农革命军全体指战员会议。会上公布了陈皓的罪行,宣布逮捕陈皓一伙。

    这次历史事件,也被称作“湖口挽澜”。因为它保存了年幼的工农革命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这也可以算是第一次党内“肃反”。

    家史

    父亲带着儿子上井冈山

    这次湖口“稻田会议”,听会的不只有部队人员,还有众多当地的群众,可谓振奋人心。在王家大屋前,毛泽东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给了与会人员以教育和鼓舞。毛泽东指出,共产党的部队还在,专门为老百姓打土豪劣绅。革命群众经受了挫折,觉悟提高了,这些都是有利的条件。而当时的任务就是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有了这块根据地,依靠周围几十个县、上千万人口,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当时,茶陵200多名赤卫队员、纠察队员、游击队员报名入伍。经毛泽东批准,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二营,营长尹吉希。

    “我的爷爷也正是在这里听会后,带着我的伯父走上了井冈山。”曾元发说,爷爷会做饭,于是决定跟着部队去做炊事员。

    曾元发的伯父曾敬凡在回忆录中也曾写道:“那时,像我们这样贫困的农民家庭,又有什么想头和盼头啊! 直到1927年,毛泽东同志派红军攻占了茶陵县城,成立了边界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我们家才有了出头之日。那时全县从城镇到乡村都沸腾了……”

    后来,曾敬凡参加了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以及长征。后来又参加了抗日战争。1955年,曾敬凡被授予少将军衔。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