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裁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贺楚建

    裁缝曾是家乡一门最吃香的手艺之一。

    那时候,缺衣少食,只有到寒冬腊月,乡亲们才请裁缝师傅来到家里,缝制新衣新裤。

    记忆中,母亲拿出平时省吃俭用的“血汗钱”和积攒下来的布票,到街上供销社扯上几尺棉布或“的确良”,请裁缝师傅“上门服务”。那时的裁缝师傅很忙,尤其是到了腊月中旬。母亲晚上到裁缝师傅家里与师傅约好时日。时日一到,母亲先天晚上便与裁缝师傅挑起缝纫机、熨斗等来到家里。裁缝师傅一般都带徒弟,徒弟打下手。第二天清早,母亲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肠腊鱼招待师徒俩。母亲是个好客人,觉得荤菜不够,于是提着菜篮上街买新鲜的肉、豆腐等。裁缝师傅进屋,可把我们乐坏了,因为我们不但即将有新衣新裤穿,而且还有好吃的。

    然而,有时“狠心”的母亲并没有让我们高兴起来,裁缝师徒俩上桌吃饭时,我们在母亲那双眼睛的严厉注视下,根本不敢拿筷子夹荤菜,只能直咽口水。但有时我们也蛮开心,因为母亲可以让我们用鱼汤和肉汤泡饭,饱满的饭粒裹着香喷喷的汤水,一口下去,沁人心脾。吃完饭嘴一抹转身又与同伴游玩去了。

    裁缝师徒早晨8点多到家后,她们心照不宣地分工合作。安装好缝纫机,搬来凳子,把门板放在凳子上,上面铺上布料,然后摆上剪刀、画笔、布尺、熨斗等。万事俱备后,师傅手拿尺子,给大人小孩“量体裁衣”,再拿着画笔在新布料上画样,做好各种记号。徒弟右手拿剪刀,左手拿布料,娴熟地沿着画笔线一路“咔嚓咔嚓”裁剪起来。师傅拿起裁剪好的布料,坐在缝纫机旁“嗒嗒嗒”开始做衣服。

    师徒俩做事很认真,很仔细,除了吃喝拉撒,就是不停歇地工作。做出来的衣服不但合身合体,而且挺“洋气”。她们有时会根据各人的喜爱,做城里人时髦的服装,比如喇叭裤、紧身踩脚裤、连衣裙、中山装、开领外套等。穿上它们,让人变得精神抖擞,个个都像是城里人。

    每到腊月时,乡村“讨亲嫁女”的家庭似乎也多,都会在腊月或年后选个吉日来办喜事,她们都会为新郎新娘及亲朋好友,做新衣新裤,以及床上用品。裁缝师徒俩常常是加班加点忙到深夜,忙完东家进西家。那时的我,常常跟着缝纫机走,有时静静地守在缝纫机旁,看裁缝师傅坐在缝纫机上手脚并用的工作情景。长长的针线穿过机头的针眼,循环往复不知疲倦地来回奔波。机头上的针尖像鸡啄米似的发出“嗒嗒”声。

    腊月底,衣服做完了,乡亲们满心欢喜,师徒俩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如今的衣帽鞋店里,各种新潮服装应有尽有。过去家家户户做新衣过新年的情景,已悄然淹没在时代前进的步伐里了,成了我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