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水口叶家祠见证伟大实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叶家祠阁楼里的复原场景 记者 戴凛 摄

    □ 株洲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 戴凛 通讯员 张和生 肖宇

    “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九十多年前,酃县水口的一个深山小村,进入了它历史上非同一般的时刻:1927年10月15日晚,酃县(今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的阁楼上,泛着红光的马灯照亮了一群青年的脸庞。他们面对写着“CCP”(英文“中国共产党”的缩写)的红布举起右手,发出内心的呼唤。

    青年们的领誓人正是毛泽东。至此,共产党人完成了“支部建在连上”的首次伟大实践,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毛泽东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中说:“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盏旧马灯,见证伟大实践

    1927年,由于进攻长沙失利,秋收起义部队在浏阳文家市会师后,毛泽东决定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薄弱的湘赣边界农村转移。然而在进军途中,部队接连受挫,起义总指挥卢德铭也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官兵思想十分混乱,不断有人离开队伍甚至叛变,一个师的队伍,只剩下不足1000人。

    1927年9月29日,工农革命军到达江西永新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改编的核心问题就是:怎样解决把一支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虽然确定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但由于行军打仗,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1927年10月中旬,这支疲惫不堪的队伍,艰难地在罗霄山脉间行进。在到达酃县水口时,决定进行休整。在这里,毛泽东连日不倦地找营连代表和士兵骨干谈话,实践“支部建在连上”的构想逐渐清晰明了。

    1927年10月15日晚,叶家祠阁楼的墙上挂起了党旗,一盏跟随部队并历经磨砺的马灯,被摆在了房间正中的八仙桌上,泛出的亮光将党旗映得鲜红。陈士榘、赖毅、刘炎、欧阳健、李恒、鄢辉等6名战士被领上了楼,并站在了马灯的前方。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英文缩写,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领导劳苦大众进行革命的!”现场气氛庄重严肃,毛泽东指着红布上的“CCP”三个字母,向新党员细心解释道。

    毛泽东解释完毕,开始带着新党员宣誓。“严守秘密,服从组织,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整齐而又洪亮的宣誓声在小阁楼上久久回荡。

    宣誓结束后,现场活跃起来,新老党员们互相道贺、勉励。

    “一个人活着要有心脏,党支部就是连队的心脏,把连队党支部建好,让连队的心脏健强地跳动起来,才能使党的血液流贯我们这支部队的全身。”毛泽东再次嘱咐各连党代表,回去后在各连成立党支部,抓紧发展工作,以后还要分批举行新党员入党仪式。

    次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党员人数最多的一营二连,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就在6名战士宣誓入党前夕,曾为秋收起义一师师长的余洒度,却因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借故出走;派往宁冈放哨的一个排,在排长的带领下全部携枪逃跑。而对他们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20多年后,当时的士兵陈士榘成为开国上将,赖毅则成为开国中将。

    在叶家祠主持战士入党宣誓仪式后,毛泽东通过反复思考,最终作出决策:到井冈山武装割据,建立革命根据地。随后,起义部队兵分两路上了井冈山。“水口分兵”被历史学家视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大事件。

    一件中山装,绣出“军民心”

    在水口,留下的不只有“连队建党”“水口分兵”这样的历史光辉时刻,还有一段段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炎陵文史爱好者张巧立介绍说,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部队来到水口时已是深秋,天气日渐寒冷。而毛委员的临时住处“江家”,也正位于小河的桥头边,凉意更浓。

    张巧立介绍说,毛委员当时正筹划着给红军战士们添置棉衣,并将任务交给了当地地方党组织。于是,梁桥党支部书记周里立马组织了20余名裁缝聚集在部队团部朱家祠的楼上赶制棉衣。裁缝们一边做衣,一边谈论工农革命军,听说毛委员经常深夜披着薄毯子写文章,他们纷纷表示,要专门为毛委员做一件好棉衣。由于战士们尚且没有棉衣,毛委员肯定也不会穿新棉衣,所以他们改变决定,赶制一件“国服”即中山装赠与毛委员。然而,当时物资紧缺,来自各个乡镇的裁缝们四处筹集麻布料,这才完成了中山装的制作。

    后来,工农革命军从水口上井冈山,毛委员第一次穿上这件中山装主持召开前委会。他对与会人员说:“这件新衣是酃县的裁缝师傅做的,这是我的第一件中山装。”

    一碗热红薯,饱含“鱼水情”

    在桥头江家,当地百姓还流传着“一碗红薯的故事”。

    “当地老百姓很快就发现,毛泽东带领的工农革命军,与搜刮民脂民膏的国民党部队完全不一样。红军不但军容整洁、军纪严明,对老百姓更是秋毫无犯,还帮穷苦的老百姓打土豪、散浮财,深受人民的欢迎。”水口镇水南村(现水口村)原书记郭名伟说,听长辈回忆,毛委员经常走进农家,和老百姓聊家常,开展社会调查。因此在大家的心中,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值得拥护。

    张巧立说,江家主人江德良也深有感触,其后人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有一天晚上,江德良忙完家里的活计已经是三更半夜,看见毛泽东房间的窗口,还透着油灯的光亮。于是,江德良悄悄走进厨房,翻出了几个红薯,决定蒸好送给忙碌的毛委员填肚子。

    第二天大清早,一个战士把装红薯的大花碗送回来。“他吃了红薯没有?”江德良连忙问道。“没有,他一个也没吃,全给我们吃了。”战士认认真真地答道。战士一边说话,一边掏出一块大洋递了过来。“这碗红薯代表老百姓对我们革命军队的深情厚谊。但是,我们的革命军队有纪律要遵守,要爱护百姓。这一块大洋,他要我亲手交给您,您一定要收下。”战士把大洋塞进老人手心后,一溜烟地跑向站岗的地方。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看重这碗红薯,居然拿一个银元去换?张巧立认为,这一碗红薯的故事,正折射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朴素的军民“鱼水情”,表达了毛泽东爱兵如子、爱民如子的伟人风格,也是他以身作则执行军队铁的纪律的见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