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广源老人在董家塅街道办事处讲述自己的航空报国故事 记者 杨凌凌 摄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凌凌 通讯员 谢春 何嘉琪
3月17日,芦淞区董家塅街道办事处邀请到一名老党员,他用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说其特殊,是因为这名老党员曾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M11的研制。从航空发动机受制于人,到日新月异的自主创新,这位1931年出生的老人,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株洲航空工业发展的巨大变迁。
3个月熟练掌握俄语
8箱资料费尽周折运回株洲
回忆参加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的试制经历,90岁的罗广源至今历历在目。
1952年7月,罗广源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一路风尘,赶到株洲三三一厂。报到后放下简单的随身衣物和书籍,他就融入了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
“当时,接触的设计图纸、工艺资料以及机床设备说明书等,大部分都是俄文版,加上很多技术方面的问题,经常要向苏联专家请教,学会俄语成了最迫切的需要。”罗广源说,俄语速成班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常常人满为患。凭着扎实的英语功底,罗广源经过3个月的训练后,就可以熟练地与苏联专家交谈了,一些生僻的技术词汇也能脱口而出。
罗广源清楚地记得,仅仅参加工作一年半后,他就被厂里选派为技术负责人,与几位保密、保卫干部一起,赶赴北京去接收苏联专家提供的全套图纸资料。“当时资料太多,只好挑急缺的资料装了满满8个箱子,从北京包了一节软卧车厢运回来。”罗广源说,从北京到株洲当时还没有通火车,罗广源不得不采取“蚂蚁搬家”的形式,将8箱珍贵资料用轮渡、火车等方式运回株洲。
一连数天泡在工房埋头试验
做梦都在念“离心浇铸”四个字
苏联专家的资料拿回来了,紧接着便是发动机气缸模型、浇筑合格铸件等技术难题。“当时正值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住房及其他条件很困难,但参加试制小组的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没有一个叫苦的。”罗广源回忆。
“为掌握当时苏联的一种叫‘离心浇铸法’的关键技术,各车间每天都在开头脑风暴会议,大伙争着发言。甚至一连数天泡在工房埋头试验,就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碎碎念‘离心浇铸’四个字。”罗广源说。
M11飞机发动机试制所需的工装图纸,类别繁多,工作量大。罗广源把数万份俄文图纸资料编制成中文,全部身心投入到“吃透”苏联航空发动机原版资料的工作中。
中文图纸出来后,罗广源把它交给工具车间制造,验证图纸本身质量,看有无差错以及设计结构合理性和制造工艺性是否存在问题;工具车间制造完工后送到发动机制造车间使用,看能否加工出合格的发动机来……
1954年10月25日
毛泽东亲笔签署嘉勉信
1954年7月26日,M11航空发动机的最后一批零部件加工完毕,装配工人奋战三昼夜后,成功完成了总装任务。
1954年8月16日5时39分,M11航空发动机200小时长期运行试车考核结束。在审查了有关资料、现场察看了发动机运转情况并对发动机进行分解检查后,鉴定委员会签署了鉴定意见:“三三一厂所制五零号机,性能符合苏联技术要求,可保证第一次入厂定期工作之前的使用寿命为200小时,批准进行批量生产。”
“更让人兴奋的是,1954年10月25日,毛主席亲笔签署了对全厂职工的嘉勉信。”罗广源回忆,当时嘉勉信被复制扩大后,悬挂在厂里的中苏友好桥的“山鹰画刊”旁,每当大家看到它,一股自豪感就涌上心头。
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研制成功之后,三三一厂相继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重型摩托车发动机、第一台地面燃气轮机、第一台涡桨发动机等,填补了国内10多项产品空白。现在,三三一厂(现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我国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希望新一代建设者,继续砥砺前行”
现在,90岁的罗广源居住在芦淞区董家塅街道劳动社区,老人四代同堂,身体健朗,享受着天伦之乐。
作为株洲航空产业的亲历者、见证者,罗广源坚信,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与政策红利,全力发展航空制造、航空运营和产业平台的株洲航空城,将成为推动株洲城市升级的核心源动力。“希望新一代建设者,继续砥砺前行,努力奋斗,还有许多成果等着你们去收入囊中。”罗广源说。
相关新闻
董家塅街道创新党建活动形式
邀请老党员授课,讲述红色故事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杨凌凌 通讯员 谢春 何嘉琪)3月17日,记者从芦淞区董家塅街道获悉,董家塅街道是典型的企居型街道,辖区有南方公司、608所、南方宇航等企业130余家,工业企业约占全区35%。在芦淞区“一心四区”总任务中占有“加快建设世界级中小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中心”和“加快建设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两个主阵地,是“千亿航空产业城”的核心区域。
董家塅街道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在传统形式的支部活动、学习之外,邀请老党员过来授课,讲述红色故事、奋斗故事,还通过线上线下的考试竞赛形式,探索党建工作与日常业务有机结合的新方式,确保做好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
在接下来几个月,董家塅街道党工委将全面展开以党建为主题的知识竞赛、抢答赛、辩论赛等丰富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激发基层党建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