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难题已解,11万余孩子受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罗欣

    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学生们放学了,家长却要五六点才能下班去接。这段时间,孩子们去哪?谁来照顾?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破解“三点半”难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此前,市政协委员彭小英、黄晓丽、李秋平联名提出提案,建议在中小学进行课后托管服务,解决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如今,“三点半”难题的解决有了“株洲模式”,相关做法去年还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刊推介。

    调研

    放学后学生无人看管

    无证托管站人满为患

    委员们调研发现,由于学生在校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不一致,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下午放学后无人看管,“上班族”家长为此很烦心。也因此,学校周边的无证托管站,尽管条件简陋,师资力量极为匮乏,收费也不低,但人满为患、一位难求。

    “这种现状,不仅给学生家长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委员们介绍,家长很无奈,学校也出于各种原因无力去改变。有社区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

    委员们了解到,北京、广州、南京等部分城市在城区中小学进行课后托管服务,以学校为主体,招募学校部分教师及社会优质资源,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由政府购买服务,补贴部分课程费用。

    建议

    试行课后托管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委员们认为,解决“三点半”难题,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应联合出台《关于在株洲市部分中小学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在部分城区中小学试行课后托管服务。

    课后托管怎么托?如何管?委员们建议,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提供相应的课后服务。如组织学生集中完成作业,值班教师进行适当的答疑和辅导;开展社团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科学、体育、文化等不同的社团和兴趣小组进行活动;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在阅览室等区域开展自主阅读或者读书交流活动;还可以利用校外资源,采取自愿的形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特长服务课程,如器乐训练、航模、机器人等。

    委员们建议,课后托管在操作中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设多种适宜的“课程”,帮助学生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开阔视野、增强实践。但课后托管服务应坚持公益为主的原则,所有活动由学校提供场地,对参与管理及授课教师进行适当的课时补助。托管所产生的费用在学校不盈利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政府购买部分服务、家长共同承担等方式来解决。

    “1+X”,让孩子们拥有丰富多彩的“三点半时间”

    探索

    委员的建议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就在委员提出建议的2019年,省教育厅正式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市教育局把开展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作为当年四大基础教育改革项目之一,并在基础教育战线会议上,发动城市和城镇的中小学开展校内课后服务试点工作。

    “校内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不是学生的自习课,也不是学生补习课,更不是放羊式管理。”上述负责人表示。为此,我市鼓励各学校发挥主体作用,站在全面育人的角度,结合实际精心设计“1+X”课后服务项目,“1”是作业辅导,“X”是音体美及文体社团活动等。各学校积极创新,如天元区新马小学开展了美术、跆拳道、足球等11个精品社团,提升学生的健康体质、艺术素养和文化品格;石峰区九方小学引进机器人、编程和3D打印等热门课程,受到学生欢迎。各校还根据自身优势开发了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芦淞区湘江小学的“水文化”舞龙课程、栗树山小学的“生活工艺”课程等,内容丰富,百花齐放。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各学校也积极探索实行“弹性离校时间”,提供弹性延时服务。如在荷塘区红旗路小学,家长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向学校提交申请延时接孩子的时间,学校根据家长申请统筹安排延时放学。

    坚持公益属性 11万余名孩子享受“三点半”福利

    成效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内课后服务坚持公益非营利收费原则,明确了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5元/课时,每天不超过10元,对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子女实行免费。而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支付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额外工作报酬和开展服务的各类设施耗材费用。目前,课后托管大多配备了校内教师力量。各学校也在探索聘请退休教师、与校外力量合作等方法充实课后服务队伍,为孩子们提供更好、更放心的教育资源。

    同时,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明确划定红线,不得将校内课后服务办成补课班,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据统计,目前,全市城区、县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146所学校、115350学生、10123名教职工参与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家长们一致认为,此举既解决“上班族”家长的后顾之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记者手记

    从“纸上提案”变成美好现实,这是对委员履职的最大褒奖。

    政协委员聚焦“三点半”难题,直面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反映人民心声,为解决群众困难出谋划策,相关部门狠下一番“绣花功夫”,这些“金点子”才最终得以闪闪发光。透过这个提案的提出、办理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好提案来自于群众,群众受益才是提案的最终“归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