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手机“争夺”学生 株洲学校做得怎样?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一中将学生的手机登记统一保管 通讯员供图

    □ 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戴凛 通讯员 邓志刚

    “让手机远离校园,将心思投入学习”。前日上午,株洲市一中的升旗仪式增加了一个特别的环节,高中生唐欣彤作为学生代表,面向所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倡议。

    据了解,今年开学前夕,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而我市各所学校也采取了“宽严并济”方式,为学生手机“上锁”。

    手机进学校 “弊大于利”

    分析

    株洲景炎学校学生发展中心负责人李伟说,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智能手机的负面影响很大。比如现在很多品牌的电话手表,都具有微信、扫码等越来越多的功能。还有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混杂,缺乏辨别能力的学生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对手机严重依赖,长期以手机为伴,社交能力严重降低,并产生心理疾病,“甚至个别学生还威胁家长,不给手机就采取极端措施。”

    市一中德育副校长王小苗认为,学生手机管理确实是个“两难”的问题。对于这一代学生来说,手机一直伴随着他们成长,尤其是智能手机功能越发强大,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都已经对之形成了依赖。但是手机带来的问题很明显,有手机依赖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还有的由于晚上熬夜玩手机,白天在课堂上就会打瞌睡。

    唐欣彤也认同老师们的观点,她说,手机中的信息良莠不齐,诱惑太多,过多使用手机影响学习、损害视力,也会疏远与爸妈的沟通交流。

    16日下午,记者在一所小学外随机调查,其中30名学生中有8人配有手表手机,其中一名学生正在通过手机与妈妈通话。

    “我这个电话手表是一千多元买的。”另一名小学生得意地说,他的电话手表不但可以打电话、用微信,还能玩游戏。

    堵:学校大都设有“手机保管柜” “有学生的手机寄存两年了”

    应对

    王小苗说,相比以往,今年教育部对“手机禁入校园”的要求更加明确。目前,该校共有学生近2000人,走读生与寄宿生比例基本持平。根据该校今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学生手机管理的规定》,严禁学生以各种名义带手机入校,包括“老年机”。学生因学习或生活必须带手机入校的,由学生本人书写申请报告,监护人签字后由班主任评估,年级组审核后再报学生发展中心备案。学生入校后,要立即将手机统一上交班主任保管,比如寄宿生周日返校后就要交给老师,周五放学后再找老师领取。

    “办公室有个保险柜,有学生的手机已经在此寄存两年了。”李伟表示,非常支持教育部的要求,学校办学以来就一直坚持禁止手机进校园。但由于仍有很多手机价格低廉,有学生私自购买手机,并随身携带。所以老师发现后,会报告家长,并统一“封存”保管。

    市二中附小校长彭小英表示,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使用的电话手表也一直禁入课堂。一般由班主任设“专柜”统一管理,放学后学生再集中领回。

    疏:畅通家校联系,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各级教育部门都以不同形式转发了教育部对校园手机管理的相关要求。

    “您可想到,孩子带手机入校,在方便您与孩子联系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记者发现,炎陵县教育局官方微信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强手机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总结了6大危害。文中同时也明确:为方便孩子与家长联系,教育局已要求学校在门卫室等地方安装公用电话,并要求班主任老师公开手机号码,便于家长与学生紧急联系。

    我市多所学校也表示,学生在校期间如有紧急事情,均可寻求班主任帮助,或通过智慧校园的“电子班牌”、公用电话与家人联系。

    彭小英表示,目前该校有55个班级,放学时,校门外的大屏幕会显示各个班级的放学安排,因此家长也不必担心,孩子没有电话,一样能够方便接人。

    景炎学校则表示,该校目前也已明确,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用手机打卡等,以从根本上解决“一边禁,一边用”的问题。

    老师:

    有学生用手机软件“代写作业”

    声音

    一位初中教师坦言,由于有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软件“代写作业”,对手机形成了严重的依赖,以至于在考试中也试图使用手机查询答案,影响学习风气、败坏考风考纪,也影响自身的成长。

    家长:

    支持手机禁入校园

    但要保留联系渠道

    家长刘敏娟说,孩子们上课本来就容易分心,带手机进课堂就算不用,心估计也都“牵”在手机上,哪怕调成静音,肯定也会时不时地想看有没有信息。所以,她很支持手机禁入校园。

    家长罗琼则表示,自己的孩子今年13岁,因为自己工作较忙,又是单亲家庭,孩子每天都是自己乘公交车上学。他一方面担心孩子带着手机会影响学习,另一方面担心孩子不带手机的话,有紧急事情不方便联系。他表示,如果能够与学校、老师建立更畅通的沟通渠道,他是很支持禁止手机进校园的。

    心理咨询师:

    和手机“争夺”孩子

    可以做得更多

    心理咨询师吴曦表示,曾见过一些网瘾少年,他们会想尽办法将手机带进学校。因此,学校还应该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其他兴趣。家长则应充分利用假期、周末,在家庭开展亲子阅读,或是走出家门做一些有价值的社会活动,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共抓,形成合力,才能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