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汪先宗之墓 资料图
▲扫码观看"百年潮·株洲红"主题系列报道第七集视频
株洲芦淞区枫溪街道燎原村,原属湘潭县东一区,古名“八叠”。
这里三面环山,一条枫溪港(老港)如白色玉带环绕其间。这里,曾经成立了株洲地区最早的农村党支部,被誉为全区第一模范乡。这里曾经涌现出汪先宗、汪起凤为代表的革命先驱,他们组织发动贫困农民,掀起了一场震惊三湘的农民运动。
平粜阻境斗争获胜,农民受鼓舞
时光回到1924年。
这年,一场严重的洪灾席卷了八叠乡,农民陷入了早稻绝收的粮荒危机。可大土豪汪孝逵、邓声秀等却勾结奸商、囤积居奇,将谷米外运牟取暴利。
“七月望扮禾,望来水一河。谷米黄金贵,农民怎奈何。”当时流行的歌谣,是农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每个雇农每年只有12元至25元的工资时,大土豪们将稻谷每石由7元涨到10余元,导致农民生活入不敷出。
在中共湘区委员会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领导下,八叠乡农民汪先宗、汪春华等人,参加了工人夜校,学到了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革命道理。
一场轰轰烈烈的平粜斗争,就在汪先宗等人的带领下展开了。他们秘密组织“平粜委员会”,议定平粜价格;带领上百名农民一同涌进大土豪邓声秀家,要求平买平卖;建立平粜阻境组织,阻止地主将谷米外运......
“我们粜不到米,坚决不出门!”在皂角塘邓声秀家,随着汪先宗的高呼,农民也齐声高喊。
此时,邓声秀从团防局请来的十多个枪兵,正对着农民进行武力镇压。大家毫不退缩,“今日要求平买平卖,难道也犯法吗?你们要抓就抓,要杀就杀。”无可奈何的邓声秀,最终只好开仓平粜。
首次斗争,旗开得胜。农民经过平粜斗争,思想觉悟和斗争经验日益提高,八叠附近的3个乡也先后秘密成立了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800余人,统属八叠支部领导。
一个汪先宗倒下,万千农民站起来
八叠支部,是湖南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
当时,平粜事件后,八叠乡的群众也受到鼓舞,党员队伍日益壮大。1924年9月,汪先宗、汪春华等六人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八叠乡的汪家祠堂内,成立了八叠党支部,属安源路矿第八支部。不久,“湖南八叠乡第一农民协会”也正式成立。
在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下,八叠乡的农民运动蓬勃发展。据史料记载:减租减息,平粜谷米,废除苛捐杂税,禁止牌赌,打倒都团,镇压土豪劣绅,夺取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办学校,筑塘坝,这些运动搞得热火朝天。
八叠乡,成了全省农运发展最早最有影响的地区之一。
但农民运动的迅猛发展,也引起赵恒惕军阀政府的恐惧。1925年冬,军阀政府买通白关镇团防局局长,以“土匪头子”的莫须有罪名,将汪先宗逮捕,施以酷刑。
据《株洲红色印记》记载,当晚由团防局长袁之屏亲自审问汪先宗,逼他供出共产党的组织,并交代所谓的“罪行”。汪先宗当场驳斥不实之词,并矢口否认自己是共产党员。
于是,敌人多次用皮鞭、夹棍、熏辣椒等,试图将他屈打成招。但没想到,汪先宗横眉冷对,敌人始终捞不到半句口供。1926年2月,反动军阀将汪先宗杀害于三门杉木桥。
汪先宗,是湖南省牺牲较早的农运领袖之一。临刑前,他昂首高呼:“农民团结起来,打倒土豪劣绅!”
农运领袖被害,激起了农民群众极大义愤,湘潭县乃至全省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到1926年12月,全县农会组织达380多个,会员达12万以上。1927年,毛泽东为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还亲自到此考察并指导农民运动工作。
革命精神在八叠传承
3月3日下午,我们来到芦淞区枫溪街道办事处枫燎社区。从社区沿着右侧的小路走上100米左右,就能看到一栋砖木结构的老房子,在周围居民房的衬托下格外显眼。这里,就是中共八叠支部活动旧址。
枫燎社区党总支委员、组织委员邓强告诉我们,旧址最早为汪家祠堂,下面是一层木板房,楼顶上有个戏台。后来经过改建,木板房变成红砖房,戏台拆了后加建一层,变成八叠小学。上世纪90年代学校迁出,遂一直荒废。
2015年,市文物局启动中共八叠支部旧址修缮工程,尽可能真实完整地保存中共八叠支部旧址的历史原貌和建筑特色,如今已经初步修缮完工。未来,旧址将布置农民运动陈列馆,用老照片、实物等展示湘东地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
这座祠堂,见证了八叠汪氏子孙几代人的成长,也见证了这片红色热土的变化。
去年疫情期间,街道开展“防控疫情、党员先行”活动,在疫情防控一线成立了六支临时党支部,充分调动辖区普通党员,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人员摸排、集中隔离、设卡执勤、复工复产……一系列工作都预先谋划,辖区党员、志愿者不分昼夜,为枫溪人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墙”。最终,辖区内病例“零确诊”,人员“零感染”。八叠先烈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枫溪党员干部们。
与旧址相距400米的地方,是汪先宗、汪春华、邓高良和汪起凤四位先驱的烈士墓,石碑上篆刻着他们的事迹。汪先宗、汪起凤等老一辈革命者和八叠人民的精神,在这绿水青山间传承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