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庾镇村民植树节种树 易蓉 摄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易蓉 通讯员 周平刚)3月12日,植树节,荷塘区仙庾镇上百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村民群众又集体参加了植树活动:徐家塘村一处50亩的荒地种下樱花树,仙庾岭村的“桃花岛”再添绿意,蝶屏村的村道两旁“桃李相迎”……
在仙庾岭,最不缺的就是树,但村民们每逢此时就种花种树,10年“传统”从未间断。为何如此坚持?这与乡村振兴的“两山”实践密切有关。
乡村发展,从绿化变美开始
植树“传统”,要从10年前说起。
仙庾岭村处于仙庾岭风景区的核心,绿化得天独厚,但那时候的仙庾岭村里连一个垃圾桶都没有,村道也“土味十足”。当年,按照上级统一规划,仙庾岭村加入了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的建设行列。
乡村发展,从变美开始,其中一项便是乡村绿化。
“山前山后都是树,还要特意种树,不是绣花枕头吗?”有部分村民质疑。
但这种绿化很快就开始实施。
村道两旁整整齐齐地种下桂花树,配上柏油马路,眼前一亮。荒芜的山头种满桃花,成为“桃花岛”,与山脚“仙女湖”缭绕雾气交相映衬。渐渐地,这个近郊的小山村有了名气,成为市民的“田园乐”的首选。
“香草第一家”“仙庾第一家”“醉仙园”等一批农家乐开了起来,加上农家土特产收入,村民每年增收至少3万元。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植树成了仙庾镇的“传统”。
村民“卖风景”,迎来好光景
此后,每年植树节,各村种下“绿水青山”。
徐家塘村种下千亩油菜花田;徐家塘村主干道夏徐线,种下3公里的“红妆”红叶石楠;樟桥村主干道龙樟线,4公里的桂花飘香;7公里的茶马线两旁计划种向日葵……
“10年里,全镇植树约23000棵,覆盖面积近300亩。”仙庾镇副镇长刘彦直告诉记者,“当田园变景区、资源变资本、村民变股东,这样美丽乡村建设,转变为了金山银山。”
徐家塘村的千亩油菜花田,成了招牌景点。春天,村民卖“景色”,秋天就卖菜籽油,还引回游子创办农家乐。“高峰期每日可引来上万游客,村民人均纯收入有3万元左右。”村支书周占民说。
“今年植树节,我们种了一片50亩的樱花园,今后游客来徐家塘村就多了观景点了。”周占民和村民们种下了希望。
仙庾镇还将创新推出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以艺术手段作为小切口打开“两山”转化的通道。“本月下旬这里将开展仙庾岭创意文化大赛,欢迎社会各界用摄影、视频、文字、绘画四种形式,呈现仙庾美。”仙庾镇党委副书记周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