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种下的苗木,已长成苍天大树 市林业局供图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军 通讯员 周轩 王婧菲)3月,春雷唤醒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义务植树的日子又到了。
上至耄耋,下至孩童,“为株洲添绿”成为全民行动。据统计,5年来全市参与义务植树的市民达到800万人次,共栽种树木4100万株,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62.11%,共有789个村庄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绿色村庄。
全民参与
5年新增25个义务植树基地
3月8日,天元区三门镇松柏村一处山头,挖掘机开足马力爬上坡,将杂草和枯树连根拔起。整理成梯的土丘上,每隔一段就刨出一个坑,坑里铺好有机肥,静静等待树苗落地。
找植树基地,如今在株洲城郊变成了难事。一方面,近年来我市开展消灭宜林荒山行动,裸露荒地控制在5%以下;另一方面,植树造林不能毁林,也不能在有项目规划的土地上进行。
三门镇松柏村有座火烧山,面积在80亩左右,天元区林业部门现场勘察后,决定在此开辟义务植树基地。“我们把义务植树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统一栽种油茶树。”天元区林业局四级主任科员何军告诉记者,油茶栽种3年后就能挂果,既能带动百姓增收又能美化环境,目前基地5000株优质油茶苗已准备到位。
植绿添绿,成了这个季节最美的姿态。从城区园林绿化到山上植树造林,从部队营区绿化到单位庭院美化,从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到生态廊道工程,从“种纪念树、造纪念林”到“绿地林木认建认养”,全民义务植树即将迎来新一轮热潮。
今年,我市在城郊周边共安排了6个集中植树基地,这些地方将统一种植油茶、樟树、杜英、红叶石楠等乡土树种。而在“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组织发动800多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参加率均达到80%以上,建设义务植树基地25个,其中巾帼林1个、团结林1个。
大户带头
林业产业方兴未艾
植树造林,大户成为主力军。
在茶陵县虎源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的育苗基地,一畦畦树苗长出近半米高,翠绿的油茶苗、嫩黄的杉树苗等,经过雨水的洗刷生机勃发。
公司负责人李乐文告诉记者,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该公司已建成10000亩高产油茶种植基地和良种油茶育苗基地,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委托帮扶全县7个乡镇10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增收脱贫,常年解决3000多个农民工就业难题。
不仅是虎源生态,万樟园林也进入春种高峰期,农户们头戴草帽、身披雨衣,将树苗种植在道路两侧。
从2010年开始,万樟园林负责人刘祖治就在严塘镇及周边11.6万亩荒山上,建起紫薇、丹桂、杜鹃、红枫、玉兰、油茶等10余个特色精品园,他还创立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吸纳183户贫困户入社,打造产业扶贫基地。周边村村民的人均收入由过去的几千元,提高到现在的1.5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也由过去的捉襟见肘,变成了现在的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据统计,近年来我市积极培育油茶、苗木花卉、森林康养、竹木加工、林下经济五大林业产业集聚区,以11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园、34家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沪昆、平汝、衡炎高速及106国道为轴线,让一处处好风景变成“好钱景”,带动贫困户增收。
如今,全市有林地面积63.09599万公顷、生态公益林面积2814.98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2849.1万立方米,构筑起了坚实的绿色屏障,保证了全市林业生态安全。
植树故事
退休医师章 炎:67年种了131棵树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军 通讯员 周轩 王婧菲)种下一棵树,就是种下一个希望。86岁的章炘炎,67年种了131棵树,今年植树节,他还打算去种第132棵。
退休前,章炘炎是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的医师,他种的第一棵树,就在医院大门口。那是1953年,毛主席发出“绿化全国”的号召,他和医院团小组成员种下的。
“这棵树是樟树,刚种时有3米,团小组成员合力抬过来的。”章炘炎回忆说,大伙给这棵树取名叫“三剑客”,每天上下班经过自己种下的树,都会摸一摸、看一看,像是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
从此以后,爱绿、护绿的种子在章老心中生根发芽,每年的植树节都不曾缺席。60多年来,他种的树遍布城区,大多已长成苍天大树,两个人都围抱不过来。
还是单身汉的时候,他和团小组一起种,有了爱人就带着爱人种,后来有了儿孙,就带着全家一起种。章炘炎的记录本里,记录了他每年植树的经历,包括凤凰山、三三一医院内及周边地区、湘江风光带等地。
在父亲的影响下,女儿章红娟也坚持参加义务植树,她常对自己的女儿讲,植树造林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环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年纪大了,种树需要体力,章炘炎就和老伴一起在院子里摆弄花草。但到了植树节,章炘炎还是坐不住。“只要我能走得动,就是上山坡上不了,我爬也要爬上来,也要来种树。多种一棵树,就为我们子孙后代造福一分。”他说。
植树回访
这些年种下的树,还好吗?
本报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 任远)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每到这个季节,许多单位、个人都会加入到义务植树行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树长得怎样?园林绿化部门又将如何养护这些树木?3月12日植树节来临之际,记者展开探访。
精心挑选,乡土树种添韵味
河西湘江风光带作为我市多年的全民义务植树点,共建美丽株洲的号召,在这里化为生动鲜活的绿意。一株株香樟、樱花、红叶石楠、紫薇茁壮成长,成为江边的一道风景。
此番景象也出现在其他义务植树点。天元区西环线附近的谭家塘,桂花、青枫、乌桕迎风摇曳,长势喜人。石峰公园沿江一线,绿树环绕青山,守护春天的故事。
每一棵树木都出自精心挑选。市园林绿化中心陈回华说,乡土树种是义务植树的主要选择,像适合我市气候的桂花、栾树、红叶石楠、樟树、广玉兰等皆如此。“它们比广东树种在冬天更耐寒,又比北方更耐旱,适合本地生长。”
景观亦是考量。如环线周边的义务植树点,就主要栽植栾树、早樱、水杉、紫玉兰等。这些属于秋冬的风景林带,每到深秋初冬,叶子变色,红红黄黄,层峦叠嶂,为城市增添一番韵味。
悉心养护,幼苗长成苍天大树
大树的长成并非一朝一夕。陈回华介绍,植树节过后,园林绿化人员会对种下的树木实行养护。
“对一些没有固定到位的树苗实施加固,再为新植树苗阔穴、围堰、浇水。尤其是到了夏天旱季,至少每周要给树苗浇一次水,确保其成活。”陈回华说。
只要树木能熬过第一年,后续成活便基本不成问题。园林绿化人员后续再做一些日常养护,如病虫害防治、除草、施肥等即可。
如今,株洲的绿地率达到40.42%。这些由市民亲手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经历阳光和雨露的洗礼,在园林绿化人的精心养护下,变为一片绿色的海洋,为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注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