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继去年带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提案后,长期深耕教育领域的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朱永新仍然将目光聚焦于“如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在他看来,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统一的国家标准,并由国家推动强制执行已成为当务之急。
当前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规则仍有待优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从年龄来看,19岁以下网民占18.3%,为1.72亿人。而以职业划分,学生占比最多,达23.7%。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近一年多来,我国已经有50多家短视频和直播平台试点推出“青少年模式”,从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了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措施。
在朱永新看来,对比全球来看,中国的相关企业从产品、相应的管理功能设置、游戏时长再到游戏消费限制等方面,相对来说已经做得细致、严格。不少游戏企业也响应国家要求,各自建立起如健康系统、防沉迷系统等未成年人保护平台等。但是因为缺乏全国统一的落地标准,加上行业数据不能互通、一些家长的责任意识薄弱等因素,当前的保护机制和规则仍然存在优化空间。
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
鉴于此,朱永新认为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戏国家标准已是当务之急。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现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结合头部企业实践经验,由政府牵头制定国家标准,建立统一的防沉迷平台,整体接入公安实名系统验证,推动所有企业以统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实执行。凡有企业或相关机构违反了这一标准,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对于不法企业,还要加大惩罚的力度。以此保证企业在同样的法律法规之下,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的游戏。
同时,还要将防护前置,为家长提供易操作的统一监护工具。比如将家长等监护人与未成年用户游戏账号的绑定,实现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操作记录查询、游戏消费记录查询以及游戏消费提醒、游戏操作时段设置和游戏消费限制等。
要加强对父母的网络素养教育
当前,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游戏方面的积极变化正在发生。记者注意到,相关部门正在建设国家统一的网络游戏实名验证平台,给游戏企业提供游戏用户身份识别服务,以统一核验游戏用户数据,准确验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
受代表与委员热切关注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已逐步写入多个法律法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单设一章,明确了家长的监护责任。
“网络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基础素养”。除了上述措施外,朱永新还建议学校应加快开设网络素养课程的步伐,同时也要加强对父母的网络素养教育。让父母“懂网知网”,既能以身作则,又懂得如何在网络问题上和孩子进行友好的沟通。在此基础上,逐步解决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