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品“历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马立明

    “历画”,挂历画也!

    新年伊始,星期三书画院的“攒三聚五墨生香·庚子大吉”挂历画又摆放在我的案前。说是“又”,是因为这个画院总在“新桃换旧符”的年头岁尾,要出一本这样有画有特质的挂历。我想,他们这样做,一是“辞旧迎新”;二是在展示他们各自作品时,与受众同喜同乐;三是作个“年终小结”,都把各身的得意之作拿出来,是好是坏,溜一下自见。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一种自勉自励和求得共同进步的好主意。

    说真的,我在品读他们这群年轻书画家的挂历画时,自感是一种美的艺术的享受;自感他们的画,一年一个样,正在不断地走向成熟。

    一年十二月,页页配有一幅佳构。2020年的挂历画,元月是他们合作的一幅《富贵吉祥》岁朝清供图。其他月份,各人一幅山水、人物或是花鸟。

    我很喜欢这幅合作的《富贵吉祥》岁朝清供图。画中清供的花瓶、牡丹、梅花、水仙、柿子、鞭爆、松鼠等,极尽地营造出了今年庚子鼠年的一种祥和迎新的气氛。平日,我也看过很多人画这类题材。他们画得好是他们可以随意取材、构思,画起来不须考虑别人的画风、画法。而合作不一样,既要协调、又要统一,画出来的画要像是一个人独立完成。所以说,从这幅“清供图”可以看出星期三书画院的画家们的功力非同一般!

    接着是院长颜红先生的山水画——《瀟湘神韵》。此画山峦起伏、灌木层层,云蒸水秀,神韵连绵,很有我们湖湘丘陵地貌的特征。看得出,此图既有黄宾虹的笔意,又有黄秋园的构图。其用笔多用勾、染、点、皴,墨色随意生发,达到了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新的境界。此图还惜色如金,像远、近几处偏黄带绿的山石、树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种山水的韵致,歌颂了湖湘大地田园牧歌式的美景生活。同时,也彰显了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文化正能量。

    又如丁珂先生的人物画《醉仙图》,画中四仙低垂着头,眯缝着眼,一副似酣似睡似醉的样子,好像世间一切事物与他们无关。我想,作者笔下的这种思古之情,是想解脱一下现实生活中的烦恼,还是羡慕他们那种相约酒肆、放浪不羁的超逸生活?留给大家的,更多的是思考。

    近些年,我看丁珂先生画这类型题材的画较多,如《缘何是福》《酒仙赋》《三老图》等,他都能以简练的笔墨,抓神取貌,把人物的外形与内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他的题款,或行或草,或隶或篆,古朴自然,极见书法功力。他的大写意人物与格调高古的书法,可说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还有萧旭、钟建文、黄强诸先生的花鸟:《唯有此花开不厌》《秋艳》《和弦》等,构图简洁,用笔洗炼,设色自然。画面中的月季、菊花和松、竹、梅,八角鸟、腊嘴鸟、和平鸽等,幅幅充满真气、清气、雅气,张张鲜活有姿,画意勃发,很适宜悬挂厅院宅室,很容易激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又如邓珊妮女士的红牡丹,杨萍女士的紫藤花,郭自华女士的墨牡丹,贺小丽女士的葫芦等,四位女画家,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她们讲究骨法用笔,讲究清丽简洁,气韵生动,全无粉黛之气。她们画花,艳而不娇;画鸟,活而不俗。画面上总能充满着一种清新自然、赏心悦目的感觉。

    可以说,“星期三书画院”是我市画坛上近年涌现出来的一支优秀的艺术群体。谨此,在新的一年里,祝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