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财富农贸市场告别“不和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位于荷塘区月塘街道的和谐财富农贸市场及周边,顶着“和谐”的名头,多年来却难名副其实。

    老市场、摊位少,附近包括财富小区却住了上万居民。游商菜贩蜂拥而至,在财富小区进出的唯一通道铺开“马路市场”,一桩桩糟心事随之而来。

    “何时,才有真和谐?”大家都在问。

    “和谐”市场的“不和谐”

    从和谐财富农贸市场往外走,是一条不到400米长的道路。路的一头连着晨荷小学,另一头通往石宋路,道路沿线有近百家商户,财富小区也坐落其间。

    约12年前,这里刚兴建完成时,还被大家称赞“黄金地段”。然而到了现在,过去的“方便”成了格外不便:游商菜贩占道经营;沿线商户早晚装卸货、买卖吆喝声不绝于耳;洗菜杀鱼的脏水散发出阵阵臭味……

    “每天开车上下班,这不到400米的路,甚至要开40分钟。”财富小区居民唐女士说。甚至,幼儿园的校车怕被堵住,不肯开到小区门口接人。

    “马路市场”分流了生意,也让和谐财富农贸市场内的摊主糟心,甚至出现了“破墙开店”等问题。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此处由月塘街道办管辖,但因为缺少执法力量等原因,治理效果时好时坏。

    “我们何时能有真和谐?”附近居民、商户心中的问号越来越大。

    ▲和谐财富农贸市场往外走的道路。图为治理前后对比

    记者 伍靖雯 摄

    从居民意见最大的问题入手

    告别“马路市场”

    但还真不是那么好管。摸底发现,沿线商户一般清晨5点半陆续开门,要劝住他们不乱堆放,城管执法队员只能到得更早。

    6名执法队员,每天5点半到岗。为了给大家鼓劲,李动奇天天早上5点抵达现场;李伟斌则特意在附近租了房,早上带队整治,下班回家也要来看一遍。

    2个月时间,这样频密的行动,改变了大家此前的想法。一些原想和城管“打游击”的商户,都自觉将货品摆进店内,以前叫卖的喇叭也都收进了仓库;此前习惯“躲猫猫”的摊贩,大多在城管队员的劝说下,进市场或是去了辖区的临时疏导点。

    “马路市场”不见了,治理还在层层推进。为了解决商户们卸货停车问题,该大队又协调在道路边设立限停区域;而在小区不远处,一个新设的公告栏,随时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

    昨日早上7点,和谐财富农贸市场附近,去学校上课的、开车出门上班的,虽人潮如虹,但因为道路通畅,一切井然有序。

    住户主动当起志愿者

    “现在我们才觉得,这里是真和谐!”易凤娇说。

    沿线的环境清爽了,但荷塘城管部门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为此处的长效治理寻找方案。

    为了提高治理效率,区城管大队联合月塘街道办、小区居民代表,组建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

    “家门口有了大变化,我们可不希望再回到过去了。”易凤娇主动接下了义务巡逻志愿者的工作,在这附近住久了,沿线商户都认得她,看到她劝导,都会给面子。

    大家还在琢磨,是否能以项目化的方式,在此处开展志愿或巡逻服务试点,与执法队伍形成互补。

    “最近还担心过上下班迟到吗?”不用回答,答案已写在居民们的一张张笑脸上。                  (记者 伍靖雯)

    终于,今年10月,结合“株洲城管·我最认真”主题活动,荷塘区城管大队主动接下这处“顽疾”,开始驻点值巡。

    这一好消息,很快传到居民和市场管理方耳朵里,但大家并不怎么在意。

    “以前也搞过整治,顶多好个三五天,能长久?”67岁的易凤娇是这里的老住户,和多数人一样,持观望态度。

    “为居民解决烦心事、糟心事,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区城管大队长李伟斌说,他们前来,就是为这处寻找一个长效治理的解决方案,务必要取得多方支持。

    为此,进驻前,他们联合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邀请居民代表、市场方等,开了个座谈会。“当时大家说,这条街要没了乱堆乱放,他们上下班就不用担心了。”区城管大队副大队长李动奇说,他们决定从治理乱堆乱放入手,解决居民意见最大的问题。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