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服务、解后顾之忧 征拆跑出“芦淞速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记者 戴凛 通讯员 罗金鹏)征拆工作难做,尤其是年前更难。不过在芦淞区,他们却通过团结协作、条块联动、合力攻坚,顺利推进征拆签约工作,为该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

    要离开自己多年居住的地方固然舍不得,但村里的党员主动当好了领头雁。连日来,位于芦淞区龙泉街道黄田村储备地块三、四征拆指挥部好消息不断。项目启动第二天,党员易协忠就主动找到征拆组工作人员签约。据了解,在储备地块三、四项目中,像易协忠这样不问补偿金额,直接要求签约的征拆户不是第一例。该项目签约的前四户均为党员征拆户。

    面对人手少,任务重的现状,指挥部工作人员每天16小时在岗,有时甚至工作到半夜。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峰带领工作人员赶赴北京,下了火车第一时间就前往征拆户家中进行政策宣传。通过真情沟通,打动征拆户,成功签约。历时23天,上述项目已顺利完成35户被征房屋的签约工作,其中已拆除20户。

    董家塅迎新路延伸段项目也捷报频传。自12月17日起,仅用7天即完成签约任务,再一次创新“董办”速度。而工作人员的经验是:脚勤口勤,坚持每天上户;不怕受冷脸、受委屈,耐心细致地讲政策……很多被征拆户,就这样从刚开始的门不能进、口不能开,到最后慢慢接纳并达成补偿协议。

    欣月社区党支部书记罗霞说,通过帮助拆迁户联系满意的房源、做好家庭调解工作,帮高龄、困难老人建立帮扶档案等,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12月24日,随着工作人员赴广东清远完成最后一户签约,沿河二村30户的签约工作圆满完成。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