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鸿
未经允许在荷塘区私设户外广告,省内一家企业不仅遭到我市城管部门行政处罚,这一“失信”行为还被录入到“信用中国”诚信系统。这也是我市户外广告违法违规行为被录入到该系统平台的首个案例。(详见本报12月25日A05版)
看完这则消息,笔者为整治户外“任性”广告动真格叫好,同时也想建议,对在小区乱贴乱画小广告(俗称“牛皮癣”)屡不改正的行为人,也应纳入失信“黑名单”。
近年来,我市通过人工清理和“呼死你”等措施的持续整治,大街上的小广告已得到有效遏制,但在一些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牛皮癣”仍十分猖獗。过道里、灯杆上、车窗上,小广告随处可见,而最让人厌恶的是,成群的小广告直接贴在门上,让人一看就来气。这些小广告的内容不是高薪招聘、专业开锁、妇科男科,就是无抵押贷款、办证刻章、高价收药……小区居民对此深恶痛绝,早就盼望将“牛皮癣”制造者纳入失信“黑名单”。
让“牛皮癣”制造者失信,这一做法国内城市已有先例。武汉市早在2015年,就公布了首起乱贴“牛皮癣”者被打入失信“黑名单”的案例,张某被法院公布为失信被执行人。今年3月,哈尔滨市也出台了《乱贴乱画小广告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对违法张贴和喷涂小广告屡禁不止的违章企业或行为人,在依法处罚的基础上,纳入失信“黑名单”。
那么,该如何操作才能让其失信呢?首先是物业(无物业的小区由社区负责)要收集好小广告上的电话号码,定期提供给城管部门,纳入“呼死你”电话清单中不断追呼,让“牛皮癣”制造者知难而退。其次,城管部门要联合电信部门,对非法小广告逐一核实通知并电话录音保存证据,对拒不接受处理并消除违法违章后果的,协调公安、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最后,对拒不改正的单位或个人,将其纳入失信“黑名单”,让其尝尝失信的痛苦。
还有一天,《株洲市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我市作为国家住建部确定的9个“全国规范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试点城市”之一,对“任性”户外广告的整治当然刻不容缓,但笔者认为,城市要高质量发展,对小区“牛皮癣”的整治,也要抓紧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