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
用前:滴眼药水前应洗净双手,用消毒干棉签拭去眼内的分泌物,以免眼睛的分泌物影响药效,或者分泌物随药水进入眼睛后扩散形成异物刺激,甚至导致继发感染。
用时:滴眼药水时瓶口与眼球距离3厘米,防止药物污染和眼睛伤害。滴药水时,眼睛向上看,用手指轻轻分开上下眼睑,于眼内角或眼外角将眼药水滴入结膜囊中,每次1~2滴。切忌直接滴在眼角膜上。
用后:滴入结膜囊后,要轻轻闭目休息片刻,待药液在眼中充分弥散后,再睁开眼睛。滴完眼药水后,应压住位于眼内角泪囊数分钟,以免药液顺着鼻泪管流向鼻腔,导致药效减低。
眼部用药提示
切忌将眼药水直接滴在眼角膜上,以免刺激角膜后产生反射性闭眼,药液溢出。
鼻部
鼻部用药之前,要先把鼻涕尽量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以用温盐水清洗一下鼻腔,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
滴药时可取仰卧位成坐位。仰卧时肩下垫枕或头悬于床外,头部向后伸鼻孔朝上,往鼻腔内滴药。取坐位时,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然后滴药。
滴药后轻按两侧鼻翼2~3下,使药液布满鼻腔,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而味苦难忍,一般滴鼻液每次滴2~3滴,每日滴3次。
鼻部用药提示
滴鼻药时鼻腔须低于口腔,以免药液流入咽喉部。
耳部
必须清洁外耳道内的脓液及分泌物,可先用棉签蘸3%过氧化氢清洗,然后用棉签擦干。滴耳液的温度不宜过低,以免刺激内耳前庭器官,引起眩晕、恶心等。
滴药后应保持原体位3~5分钟,用手指轻轻压耳屏数次,使药液经鼓膜穿孔处流入中耳。鼓膜穿孔的患者,在滴入药液后,用手指将耳屏向外耳道口按压数下使药液进入。
耳部用药提示
冬天滴药前可把药瓶放在手中握一会儿,使药液温度尽量与体温相接近。
滴药时侧卧于床上,使患者的外耳道口朝上,成人可将耳郭向后上方轻轻牵拉一下,滴入药液3~5滴即可。
(摘自《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