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社区嘉年华” 老人心中的“快乐园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每到初冬,株洲晚报一项公益活动,总能温暖老人的心,那便是晚报大型公益活动“社区嘉年华”。

    剪发、维修、义诊,在嘉年华里,老人们能收获到最需要的服务;书法、剪纸、绘画,在嘉年华里,老人们在这里找寻了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看表演,领奖品,在嘉年华里,老人们收获到了最暖心的礼物。

    在株洲晚报“社区嘉年华”走过的第十个年头里,我们收获到了老人们的夸赞,也聆听了老人们善意的建议,他们中有晚报的忠实粉丝,也有活动的参与者。

    “点赞”派:

    ▲社区嘉年华举办送春联专场(资料图)

    张建持

    年龄:71岁

    因义务剪发结缘

    “感谢嘉年华带给我许多帮助”

    1

    今年71岁的张建持老人,家住天元区滨江社区,他是“晚报嘉年华”的忠实粉丝,而起初对于这项活动的热爱,还要从2014年那届活动开始。

    “当时,我得知有个活动在我们楼下广场进行,本不想去凑热闹的,但却因为一场剪发结缘了。”张建持老人记得,当时,他准备去楼下理发店剪发,却得知店主有事回家,本准备回家时,被路过的邻居提醒,“晚报社区嘉年华”活动,也有剪发服务,还是免费的。“当时我就过去试试,没想到小伙子剪发的手艺还不错。”张建持老人回忆,在当天的活动中,他体验到了多种义务服务,也感受到了这项活动,给居民,特别是老人带来的极大便利。

    也正是如此,只要有时间,张建持老人都会参与“晚报嘉年华”活动,并在报纸前期推出的特色服务介绍里,挑选自己需要的一些项目,到现场进行体验。“在这个活动里,我修好了多年的手表,家电问题还得到了解决。”李建持笑说,这个活动陪他走过了5年,从花甲之年到年入古稀,带给他许多帮助,也让他倍感温暖。

    陈英美

    年龄:65岁

    九年老“粉丝”

    见证“晚报嘉年华”成长

    2

    陈英美参加“晚报嘉年华”九年了,在她的印象里,她陪着这个活动,走遍了株洲的大街小巷。

    “我记得最开始做这个活动的时候,你们还是在市中心一个社区的小操坪上。”陈英美记得,作为晚报的忠实读者,当年,该项活动发起之时,她就注意到了,最开始那一年,参与单位尚少,但她却感受到了一种贴心。“那一年就有义务维修活动,而且做得非常好。”作为一名家庭主妇,陈英美对义务维修记忆尤深。当年,她拿着结婚时老伴送她的手表前来维修,在时光钟表行师傅的巧手之下,让她的心爱之物,再次转动了起来。

    在此后的每一年,陈英美也见证了“晚报嘉年华”的成长,看这个活动,从最初的20多位志愿者,到如今100多位志愿者的转变,也看到活动内容的日益丰富。“如今还有送对联,送剪纸,真是把服务送到了我们的心里了,希望它越来越好,我也会一直参加的。”

    师才俊

    年龄:67岁

    “晚报嘉年华”老年志愿者

    为更多老人提供服务

    3

    说起师才俊,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剪纸技艺巧夺天工,理发手艺也让人拍手称快,在晚报“社区嘉年华”,他是最受欢迎的人,也是参与这项活动时间最长的老年志愿者之一。

    作为一名民间剪纸艺人,与“晚报社区嘉年华”的缘分,要从2012年开始,那一年,晚报记者在社区找到了他,邀请参与该项活动。“当时收到邀请很开心,觉得老了还有一个可以做的事情,挺充实的。”师才俊记得,他在第一次活动中,开设了免费剪纸的服务,并收到了许多居民的喜欢,还被评为活动“最受欢迎的项目”。

    今年是社区嘉年华活动的第11年,师才俊依然乐意与更多老年朋友分享自己的技艺。他觉得,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老年朋友群体是他服务最重要的群体,同时,他也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添了一丝光彩。

    1

    2

    李老

    年龄:80岁

    希望有更多符合老年人的项目

    李老是“晚报嘉年华”的忠实粉丝,家住石峰区。用他的话说,每到冬天,他就等着嘉年华里的义务剪发,搞定他这个季节的理发烦恼。

    对于李老来说,这个活动的义诊、家电、雨伞、手表维修等服务,给老人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小要求,便是希望有更多符合老年人的项目。“比如现在,很多人都会用智能手机,是不是可以有志愿者教我们用手机发信息。”在李老看来,即使老了,也想着与追随时代潮流,让自己“潮”一把。

    保健品的防骗知识,也是他关心的。他说,他曾有一位朋友,就因为轻信保健品而损失了许多,也看过周围的人,因为保健品而失去了以往的本真。他想通过这个嘉年华、通过志愿者,教更多老年人防骗知识,回归理性。

    陈阿姨

    年龄:60岁

    希望继续招募社会的文艺爱好者

    参与晚报嘉年华文艺演出

    陈阿姨是一名“骨灰级”的文艺爱好者,家住芦淞区,今年刚退休的她,就加入到了歌舞剧团之中。

    说起与“晚报嘉年华”的缘分,还要从2014年说起,当年,她通过晚报的文艺爱好者招募,参与了一个小合唱表演,并得到了在场观众的喜欢,也正是这次活动,也彻底激发了她的文艺细胞。

    “我很关注晚报嘉年华活动,这两年没有文艺节目的招募了,我个人觉得蛮遗憾的。”陈阿姨说到这里,在电话那头捂嘴笑了,她告诉记者,感谢这个活动给她一个展示的舞台,同时,她也想继续为晚报的文艺活动出力,也想更多热爱文艺的老年朋友们,加入进来,共同进步。

    (记者 夏天)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