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如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北师大株洲附中 C1802 姜俊宇 证号:1351088

    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细的雨丝正纷纷扬扬地向大地飘洒着。秋,已悄悄地来了。我独自坐在窗边,回忆着,沉思着……

    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振兴祖国,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不放弃希望,就是我们这代人的命。

    小时候,牙牙学语,初听希望之音,懵懂无知。

    那时,每天晚上母亲给我讲故事,带我认字,声音是那么柔美,伴我入梦。我想:我那时的神情应该很恬静。像雪融后的大山,静静地栖着一朵晚霞。也就在那时,希望,对于我,有了淡淡的印象。

    早读时,老师带着我们读着课本上的生字,我对汉字的了解又加深了。在我心里,希望,只是两个形状。

    到如今,谆谆教诲,铭记希望之意,当奋发图强。

    到初中,因为成绩不够理想,日常总被乌云笼罩着,空气亦是沉闷,潮湿,甚至是凝固的。直到受到老师鼓舞:“你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会交赋予你们手中。”对呀,我们是少年,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这就是我们,这就是希望。阳光下,有一滴泪慢慢从我枯涩的眼底往上浮升。

    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我们这代人如钻石般珍贵的东西。我们心中永怀希望,努力奋斗,振兴中华。

    到这,也就戛然而止了,雨也不知何时停了。我看了看窗外,灰暗的天空中,唯有那弯彩虹如此夺目。

    那是希望。

    点评

    这无疑是一篇佳作,文章没有太多的修辞手法,看起来平静如水,却让人读起来轻松愉悦,感同身受。

    文章一开头,通过一场秋雨将读者带入情景中。第二段,通过流行的动漫“哪吒”式的语言,点明了文章的主题。文中,通过母亲讲故事、教认字、老师带读生字等故事讲述了作者对“希望”从“懵懂无知”到“淡淡的印象”到“如钻石般珍贵”的认知转变。文章最后,通过前后呼应,纷纷扬扬的雨变成夺目的彩虹。

    整篇文章符合虎头、熊腰、豹尾的结构模式,言简意赅,环环相扣。希望小记者再接再厉,写出更多佳作,生活中处处是希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