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经开区:“冬眠”多年的黄金地块终“逢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闲置了几年的土地,竟然‘活’过来了。”这几天,走进位于茶陵经开区的光华物流园,只见原本荒芜的土地上,一幢幢标厂即将竣工。这一幕,让茶陵光华陶瓷原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文平十分感慨。

    土地要素,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承接的主阵地,我市多个园区土地开发已逼近天花板,如何实现土地供给质效双收,尤为紧迫。在这方面,茶陵经开区有了新探索。

    [~公式~] 863亩低效用地获“新生”

    杨文平的光华陶瓷公司于2011年落户茶陵经开区,受外部市场影响,该公司原本购置的100亩土地只有一半启用,另一半“冬眠”多年,一直闲置。

    “若是不建厂房,企业土地或将被回收,或面临经济上的处罚,我们也想早点把土地盘活。”杨文平说。

    而另一方面,已签约入茶陵经开区的项目,却因为园区土地存量不足,迟迟难以落地。“尤其是去年,不少企业有意向投资落户,但我们却拿不出合适的地块。”该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就导致眼见“黄金地块”闲置,大家还要忙着四处“找厂房”。

    “何不从现有的闲置资源入手,盘活土地?”今年,该园区从经济、行政、法律三个维度,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土地。

    杨文平的光华陶瓷成了第一批受益企业。光华陶瓷与园区约定,共建28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3年后,园区收回投入资金和收益,同时,园区承诺参与标厂招商。

    有了厂房,原就有意进驻的企业随之而来。今年以来,共建厂房内,已有湖南稻稻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吉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市龙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新企业入驻。

    茶陵经开区规划建设科科长谭桂介绍,今年园区已盘活低效用地863亩,存量用地重新成为“香饽饽”。

    [~公式~] 多措并举助力标厂建设

    土地开发,标厂是重点。在园区财力有限情况下,茶陵经开区想方设法创造“多赢”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各方积极性。

    以园区共建标厂为例,茶陵经开区设立标厂建设投资专项基金,明确从今年起至2021年,茶陵县连续3年每年支持500万元,以每平方米100元的补贴,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标厂建设。新模式也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目前,南宁岭南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新兴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已与园区签约合作共建标厂并已全部开工建设。

    多方筹措解决资金问题。今年茶陵经开区与浦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园区中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按照园区方的投资额度,浦发银行按1:10比例放大,对园区“白名单”企业给予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授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多方位引入建设主体。与株洲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后,该集团将投资8亿元,在茶陵经开区建设3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其中一期项目占地45.9亩,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征地拆迁,土地成功摘牌。

    今年来,茶陵经开区共签约投资建设标厂59.15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10亿元。其中,园企共建标厂10.64万平方米,企业自建自用标厂17.6万平方米,引进客商新建标厂30万平方米,洣水产业公司投资建设标厂9000平方米。截至目前,该园区标厂新竣工6.4万平方米,新开工11.54万平方米。

    (记者 伍靖雯 通讯员 谭小洋 凌宇翔)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