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半世纪,这个班级值得点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蒋胜金

    65岁的陈小平在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后,如今成为一名孤苦老人。近日,他因结肠癌入院,命悬一线。毕业已经五十多年的高中同学,在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40多人凑钱给他交医药费,并且每天排班,24小时轮流照顾他。据悉,这个班级几十年来无论贫富、境遇好坏坚持联络不断,每名同学的情况大家都了解。(详见本报12月2日A07版、今日A11版)

    看了这则报道,相信很多人会和笔者一样感叹:这样的班级,如此团结,如此友爱,守望相助半世纪,真的十分难得!

    守望相助,原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文明日益发达,这个优良传统反而日渐式微。君不见,多少小区邻居近在咫尺之间,却老死不相往来;多少年轻人“一人食”“一人住”,甚至催生出了产值可观的“孤独经济”;在邻国日本发生的“无缘死”现象,更让人对孤独的老年生活心有畏惧。

    在此背景下,陈小平所在的班集体不仅让人敬佩,而且让人向往。陈小平早年下海经商失败,家庭破裂,靠吃低保为生。按说这样的人一旦重病,陷入孤独的困境自是难免。但是因为有一个五十多年始终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他就有底气对交代各种事项的医生说:“找我同学”。短短几个字里,对同学的依恋情,对集体的信任感、身处集体中的安全感呼之欲出。

    对这种感受,我们已经多少有点陌生了。随着社会的前行,个人意识的觉醒、各种传统小集体的瓦解,促成了现代社会产生,但也带来了一些不相适应的“文明病”,原子化的个人很容易被无力感、虚无感包围。作为补救,今天我们有必要重申人类久已有之的价值观,这也正是陈小平所在班级一直践行的价值观:对集体的珍视,对守望相助的信念。

    回首往昔,一个“仁”字——重视与身边人结成友爱亲和的关系——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放眼国外,社群主义——强调在社群中才能成就自我——成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刚召开不久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亦倡导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以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更有意义以及更让人安心的生活,终究要仰赖个人与个人之间紧密真实的关系,仰赖人们基于各种关系形成的集体,仰赖人们彼此亲爱,对身边的人和事务付出善意、付出行动。

    当然,化解“陈小平”们的困境,还离不开制度兜底,政府当继续织密社会保障之网,从经济上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也愿更多人能像陈小平的同学们一样,携手建造一个个既可以寄托情感,又弘扬核心价值的集体,在弱势群体遭遇困境时,与之守望相助,战胜孤寂,共克时艰。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