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荷塘学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一个人哟,只要你在那个地方工作过、生活过,就会产生感情。而且这种感情随着年龄的增大增老,会愈加浓烈,譬如我曾工作过的荷塘学校。

    荷塘学校,因此处有荷有塘而得名。但是这个校名,没有其前身“柔公学校”著名。而“柔公学校”,又是如今“古岳峰中学”的前身。我1976年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在这个学校,不过当时不叫“柔公”而叫“荷塘学校”了。

    荷塘学校原本是唐姓公祠,始建于清末。新中国成立前,唐姓人家就在这里办了私塾,开国将军唐子安年少时就曾在这里读过书。

    荷塘学校是一个较大的四合院,砖木结构,上下两层都有环廊走道。落雨天,走遍学校不会打湿脚。院内有月季花、万年青等花坛,有戏台、礼堂,飞檐翘角,瑰丽妖娆。

    校门前,有4棵大古樟,绿荫如盖,树冠覆盖的地面足有七八亩地。我记得,当时两个班的学生在树下同时上体育课,根本晒不着太阳。这4棵古樟是荷塘学校的一个标志,远远看去,就像一棵大树,十分的显眼。

    荷塘学校背靠一座大山,以山脊为界,山的那边是湘潭县。由于该校是个老学校,办得好,办出了名气,故湘潭县长年有一百多名学生在此就读。外县的学生到我们这边来读书,无疑加重了我们的师资压力和生活上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方所在的公社(现在叫镇)教革办商定:湘潭方面派出3个民办教师来此任教,每年并解决一定的生活用煤。时任校长的我,故经常要带着学校的公、民教师去十多里路外的中路铺镇买煤,或是买些生活和教学上的用品。

    荷塘学校有两个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一个名叫唐国安,一个名叫唐棣。我去该校教书时,唐国安老师就在这里执教近三十年。也就是说,他从新中国成立前在这里教私塾到他1980年病退,一直都在该校教书,中途没有变更过学校,你说值不值得称颂!可惜在他病退前没有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这项活动,要不然他还有可能评得上呢!

    唐国安老师给我的印象是:个高,平头,背板笔直,一副菩萨像。我在该校教书3年,从没听见或看见过他与人争吵,或是与学生闹别扭有不快的事。我那时初出茅庐,后又当校长,在教学和管理上如遇到问题向两位唐老师请教,他们都很热情很诚恳地帮助你,从不摆出一副老资格的样子。

    当时荷塘学校硬件好,不足的是没有电灯。1978年,作为负责人的我,找公社教革办、找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大队,通过不懈努力,终于用上了电,解决了老师长期以来照煤油灯的问题。

    啊!一别四十年了。遗憾的是,像这样一个老学校、老祠堂,由于近年镇合并,由于乡下的孩子大都跟着父母进城打工上学,于是生源奇缺,至2000年,荷塘学校停办了。再后来,因为房子荒废,无人维修,坍塌了,没了。近日,应友人邀,我特去看了荷塘学校,只见眼前一片废墟,荆棘丛生,杂树乱长,原来学校的一片繁荣景象,早已不见踪影了……

    真是世事难料、人有悲欢离合一样,荷塘学校的校貌,只能留存在曾在这里工作过的人们的心里了。

    幸运的是,校门前的4棵古樟仍健在。但是其中有棵树干泛黄、起灰,这是不是白蚁所为,有待林业部门去问诊了。我想,像我市这样不多且又集中的古树,林业部门是否应该去挂个牌予以保护呢?

    (作者:马立明 66岁 天元区大湖塘社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