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阅读的种子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 帅晓梅 王亚

    “今天所读的文章以小时候与父亲一起捕鸟为主故事,引出了我眼里的父亲以及我对捕鸟的看法,最后抒发作者再也见不到父亲的哀痛。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一个爱提问题的我,一个耐心且爱动物的父亲……”这是学生易湘倩读完《捕鸟记》写下的读后感。

    据调查,当今网络媒体冲击的时代,每个家庭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尤其是青少年,许多孩子已经静不下心去阅读一本名著、一篇美文,写一份读书笔记,这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文学积累积淀少、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等现状。

    由市教科院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区域整体推进小学“书香校园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从城市到乡村,课外阅读已经成为我市小学校园生活的常态。

    调研:课外阅读课程化成为一剂“良药”

    2010年1月,为全面掌握区域推进“书香校园”建设5年多的实施情况,市小语教研员带领区县教研员、骨干教师、校长一行11人对4个区20所城乡学校,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全市小学“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调研,共发放、回收问卷600多份,访谈学生600多人次,班级读书会听课40节。

    市教科院副院长帅晓梅介绍,此次全市书香校园建设情况调研发现,随着书香校园建设工作的逐步推进,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学校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缺乏目标规划、缺乏内容设计、缺乏时间保障、缺乏评价机制。

    “我们认为书香校园建设要走向‘深处’,课外阅读要走向‘开阔’,需要更有力、更持久的保障,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选择。”帅晓梅说。

    探索:380多所城乡小学见证“种子的力量”

    市小语会组织的研究团队,对“区域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进行部署,确定了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的“六大要素”,即以教师阅读为前提,以课程纲要为指针,以校本教材为载体,以班级读书会为主阵地,以评价体系为保障,以区域推进为策略。

    在实践中,我市推动城区各小学成立了教师读书组织:九方小学的“小橘灯教师读书会”、清水塘学校的“萤火虫教师读书俱乐部”、庆云山小学的“阳光·书香讲坛”等,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日常读书活动,以教师阅读带动学生阅读的预期目标逐步得以实现,举办的“阅读的力量”全市教师读书交流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市教科院精心出台“六年影响一生”课外阅读课程纲要:部分学校每周开设了不少于一节的阅读课,将之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并通过“拿来”“改编”“自创”三条途径,陆续编制阅读教材。以班级读书会为主要阵地,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班级读书活动,推动课外阅读课程化实施。接着,涵盖了课外阅读课程纲要、课程实施策略、课程评价策略等内容《种子的力量——书香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一书下发到全市10个县市区的380多所城乡小学。

    全市各小学校园“因校制宜”,“百花齐放”,彰显校本特色。记者在校园看到,诗文吟诵课、经典阅读课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阅览室、图书角成了他们最喜欢去的地方,手捧一卷、静静阅读成了他们最快乐的时光。

    据悉,全市有60多所小学先后获得省、市级“书香校园”称号,其中,先锋小学和天台小学被评为“全国阅读先进集体”。

    阅读,改变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也整体提升了学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我市区域整体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的成果在长沙、湘潭、岳阳、衡阳等多个地区得到推广。

    记者手记

    高品质阅读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腹有诗书气自华”。数年来,我市一直着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特别是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课程化。

    阅读习惯的培养,就是一粒种子,内化于心,显现于行,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设过程中,我市做了不少有益探索,也形成了可供借鉴和推广的株洲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要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由于思想认识、硬件建设和师资水平等因素,各县区在阅读课程实施上发展仍不够平衡,特别是农村与城市、薄弱学校与名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下一阶段我市将继续推进教师阅读和课程执行力培训,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让高品质的阅读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奠基。

    当我们播下无数颗这样的种子,或许真的能改变无数生命的质地,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座城市、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可期待的未来,这就是种子的意义吧。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