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开公交车,和搬砖一样吃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看到各个年代的公交车票,郭春和感慨万千 记者 戴凛 摄

    “看到这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旧车票,不得不感叹几十年间,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大变化。”昨日上午,站在满墙老旧的公交车票前,72岁的郭春和感慨万千。作为上世纪70、80、90年代的老一辈公交车驾驶员,他说,株洲真正无愧“动力之都”美誉。

    开一天车下来,手脚酸痛

    1974年,郭春和从部队转业进入原株洲市人民交通公司,成了一名公交车司机。“之前在部队里就开过各种大型车辆,所以开公交车也不在话下。”郭春和回忆说,当时的公交车驾驶员大都从部队转业,虽然当时株洲路况一般,但是凭着过硬的技能,还是让乘客出行稳稳当当。

    “相比起自己的师傅,已经幸运地‘躲’过了上一代公交车。”郭春和笑着说,他进入公司后,公交车已经全部换上了汽油车。而他的师傅,还曾开过锅炉动力的公交车,一边开车还要一边给锅炉加木炭,车内乌烟瘴气,只能把窗户全部打开,尽管如此,仍旧呛得很。

    不过郭春和当年驾驶的公交车也没好到哪去,由于当时物资有限,公司自己其实没有车,大部分客车是从331厂等企业调进来的旧客车。方向盘和离合器操作起来都很“重”,转弯、换挡都要用很大的力气,开一天车下来,手脚都是酸痛的。“说是开车,但感觉和搬砖差不多。”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设施简陋,公交车犹如一个冬冷夏热的“箱子”。郭春和说,因为发动机就在驾驶座边,开车时热气沿着腿脚扑上身。夏天为了防暑降温,坐在车内要戴着草帽防晒,脖子上还要挂条毛巾擦汗,再备一大壶茶水解渴。身上的衣服往往是湿了干,干了又湿。而到了冬天,由于动力部分漏风,冷空气又不停往车里鼓风,冷得不得了。

    每次候车至少要10多分钟

    郭春和说,上世纪70、80年代,株洲公交车运营范围主要在河东,总共只有60台左右的公交车,但由于车况等问题,只有40台左右能够运营,因此城区线路也就是三四条。始发站点只有火车站和大米厂,也没有什么公交车站场,就是在马路边一字排开停靠。城区站点目的地则主要为大型厂矿区,如清水塘、董家塅和四三零,这些线路他都开过。

    由于公交车不多,乘客候车也不是易事。那时的公交站只有一个简单的站牌,什么遮挡物都没有,乘客晴天晒、雨天淋。即使车辆最多的1路公交线,有时等一趟也得10-20分钟,因此每趟车乘客都不少。

    而为了增加载客量,像小火车一样的铰链式通道车,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在株洲街头。“转弯时,车厢接驳处的圆盘就会转动,孩子们喜欢站在这个区域,必须时刻提醒他们注意,以免夹伤脚。”郭春和说,通道车长达18米,加之是组合结构,在转弯和倒车时非常难操控。而这类“超长车”因为多一个车门,所以配备了3名售票员。“现在不但不用售票员,还能用手机扫码乘车了。”

    变化最小的或是公交票价

    尽管当年工作不易,但郭春和与公交车的感情,还是传递到了他的下一代。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近20年来,株洲公共交通发展会如此迅速。

    2000年前后,郭春和的三个子女先后进入公交系统工作。其中二女儿郭英接过父亲的方向盘,也成了一名公交车驾驶员,还被评为株洲市劳动模范。

    郭春和说,如今株洲公交已配置公交车1000余辆,主城区有公交线路89条,均是上世纪70年代的20多倍。公交车也大都换成了空调电动车,驾驶更加舒适,“车屁股”也不再冒黑烟。

    “以前有的公交车还是进口的,而现在用的都是‘株洲造’。”郭春和骄傲地说,株洲公交也见证了株洲工业的发展,株洲无愧于“动力之都”美誉。特别是株洲“智造”的ART智轨,让株洲公交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焦点。

    “要说什么变化最小,我认为是公交车票价。”郭春和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1路车全程票价为1角2分钱,而如今,刷卡票价也不过才1元钱。“低价优质的服务,让老百姓受益,真正体现了‘公交优先,就是民生优先’。”

    (记者 戴凛 通讯员 殷滋)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