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出行更加美好 公交都市创建有了“株洲模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市民骑行公共自行车出行 记者 戴凛 摄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500米内有站点、一块钱就能乘公交,公共自行车免费骑,还有“高大上”的智轨列车……在株洲,越来越多市民感受到了便捷公共交通带来的幸福感。而随着株洲市公交都市创建继续深入,这种畅快的出行体验还会来得更加强烈。

    出行

    让市民享受更便捷的服务

    昨日上午7点半,市民刘明打开“掌上公交”App看了一眼公交到站时间,然后拿上早点从容出家门了。当她步行到站点时,T2路刚好到站。刷卡一块钱,她就能直接乘车到达单位附近。

    刘明的上述经历,正是不少株洲上班族每天都会经历的一个片段。通过App查询,让他们能够合理安排乘公交出行时间。同时,丰富的公交线路、廉价的乘车费用,让他们能以最省心、省钱的方式到达目的地。

    记者从市公交公司了解到,目前中心城区已有公交线路89条。同时,根据中等城市出行以区内中程为主的需求特点,在每个城区都设立首末站,形成各区“直达型公交”,让乘客时间不浪费在换乘上。另外,株洲公交票价从“一元制”,到对老年人、军人等免费,也已实施数十年。

    除此以外,我市还开通了特色定制公交线路13条,包含通勤班车、学生专线、超市专线、园区专线和晚班公交等,逐步实现了“全天候、全覆盖”的公交网络,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一些园区、小区、学校等解决出行难题。

    2018年5月,更是株洲公共交通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有着“马路地铁”之称的全球首列ART智轨列车在株洲上路,正式拉开株洲快速公交的序幕。

    建设

    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

    在株洲城市街头,一座座靓丽的“建宁驿站”颇为打眼,只要稍微留心,你就会发现,它们大都与公交站点比邻,俨然就是一个室内候车室。这正是株洲城市建设中系统共建、资源共享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我市通过结合“厕所革命”活动,将“建宁驿站”的选址与公共交通站点相衔接,共配套“建宁驿站”69座,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体验到更多便利。我市还结合公共交通站点布局,合理设置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实现了“公交+慢行”的出行模式,真正打通了老百姓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除此以外,我市还出台了《株洲市城市交通畅通行动路网工程实施方案》,开展城市交通建设项目、新城内部交通建设项目、打通微循环和断头路项目、人行过街设施项目等,改善了城市道路。同时,建成通用充电站10座、充电桩114台,为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充电服务提供便利。

    运营

    让创建成社会管理典范

    翻开株洲公共交通的发展历史其实不难发现,一系列首创性、开创性工作都算得上是社会管理的典范:1994年,株洲成为我省第一个推行无人售票运制改革的城市;1996年,组建了全国第一个跨省域联合式公交企业,通过“市场运作、财政兜底”,对公交给予优先保障;2004年,开通全国第二条、湖南省第一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专线,成为全国首个批量投入纯电动出租车和率先启用运营城市新能源充电站的城市;2007年,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2011年,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

    在管理制度创新上,机关人员率先垂范。2013年,我市出台了《株洲市推进“1135”绿色出行试行办法》,规定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省属在株各单位普通公务用车每周工作日内停开1天。同时,引导市民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为进一步落实“绿色出行”,2014年,我市还出台了《株洲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细则》和《株洲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奖补政策》,在新能源公交车的购置上,除按照国家补助1:1给予配套补贴外,市级财政另外多补贴20万元/台。

    投融资

    多元化参与更有底气

    产城互动

    让交通设施成为产业展厅

    以产业助力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则反哺产业振兴。

    走在株洲的街头不难发现,一辆辆靓丽的公交车正产自位于株洲的“中车时代电动”。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业伟说,株洲以“交通-空间-产业”的新模式,依托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汽车齿轮、城际动车电机等产品,充分发挥中车时代电动、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等电动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优势,打造了“株洲造”特色交通产业,率先全国投用多款株洲造公共交通产品,为企业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引来八方来客、订单如潮。

    2018年5月,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示范线在株洲试运营,为株洲制造产品提供了产品测试及展示平台,近年来,已吸引30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客户前来考察交流。今年3月,智轨电车的首个异地项目江西永修智轨捷运线开通试运行;6月,四川宜宾智轨商用线开通……目前,全国在实施的智轨电车项目已超过10个,30多个城市有意引入智轨系统。

    对此,株洲将以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为契机,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在推进公交发展与产业发展之中,为公交都市创建凝聚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记者 戴凛 通讯员 郭力嘉 殷滋)

    ▲今年初,一批低地板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 记者 戴凛 摄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城市功能、交通、土地通过协同规划,分类确定了投资主体,采取市政府投资为主、区政府投资为辅、企业与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开发商配建配套设施或提供配套土地的多元化模式,推动株洲公共交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俗话说公交优先,站场必须先行。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我市已建设金山、栗雨、职教城、神农城、市中心医院等8个公交站场,目前,大多数公交站场已投用或即将投用。

    除市级政府投资,公交站场建设还得到了区级政府、园区、企业等支持。如东湖立交、天元大桥下的公交站场,均由城市平台公司无偿提供;万丰湖、九郎山、茶马路、迎新路等地的站场,以“区投市补”的形式存在;而在新马园区、汽配园园区,则是由园区提供场地,为开通定制公交线路提供了基本保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