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陕西有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去长安有遗憾。

    认祖归宗朝四圣,缅怀先辈传红范。

    我此次旅游陕西,重点是十三朝古都西安及革命圣地延安。

    人有物质生活,当有精神追求。人的精神追求,说到底是信仰问题。窃以为,人除了政治信仰外,还应有人生信仰,二者可以异同,但不能混为一谈。我对我的政治信仰笃信不移,对我的人生信仰也一直追寻。“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是我一直在认真思考的人生命题。一日藏之,终身念之;久有夙愿,终要实现。近日,恰逢其时,说走就走,对以上两大信仰的探寻,果断地来了一程朝圣之旅。

    登上轩辕陵山,遥望群峰,仿佛看到近处蓝田古人的身影,听到骊山女娲取石补天、捏土造人的传说。炎、黄等部落散居在黄河流域中原一带。面朝黄帝陵塚,眼前浮现出集多方精英汇合成龙首,周方英雄凝聚成龙脊,四方勇士涌赴融练成龙爪,各方人群归附溶化成龙身。一条东方巨龙渐渐成形,冉冉腾空,历经五千余载,巨龙盘旋,呼啸天空,萦绕大地,生机勃勃,中华民族从此诞生,延绵不息。幸哉,我是龙的传人;荣哉,我得龙的气质;福哉,我受龙的护佑。龙首啊,我只有三拜九叩,感恩大泽恩德,永志不忘。

    华山,有五峰成莲花状,又名花山。古时“花”“华”通用,故称华山。古人把华山与夏水(今汉水)合称“华夏”。如今华夏一词,已成我大中华的响亮代名。我登上华山南峰,众山一览无余,更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精深。华山包括它邻近的黄河区域,拉开了华夏文明的帷幕,周边就有仓颉造字的故乡杨武村,更有历代书法家碑林真迹。我之所以是中国人,是因为炎黄龙身给了我黄皮肤黑眼睛的外形,写中国字却是我灵魂深处的特质。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倾听了仓颉造字的传说,看到了仰韶文化陶器上的图纹,以及演绎成殷墟的甲骨文,镌刻在商代青铜上的金文。陶片铜器和之后的竹简文字优美却难识,看“碑林”就成了我必观的又一圣景。不大的碑林博物馆,不但碑上有大、小篆书,还有镌刻的名家书法,且都是历代名人真迹。特别是书法三圣:王羲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张旭的草书。他们创新的书法,得以传播文化,是镇馆瑰宝,光耀千秋。我手抚从华山滋养出的代表着华夏文明的真迹,心潮澎湃。书圣啊,我又起双手合十,三拜九叩,感恩创新文字,永传文明。

    有家就有国,无国哪有家。我们的中国到底从何而来?露出真容的秦陵兵马俑军阵,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我要到哪里去?”对我们每个人都是拷问,无法回避。古代先哲倡导“天下为公”,可在几千年前的封建时代,那如同空想,是胎死腹中。孔圣人又提出“天下大同”的愿景,也不过是精神寄托和灵魂家园。然而,它们却成了后人不懈追求的理想。直到中国共产党悄然出世,初心笃定救国救民,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难,终于立足于延安宝塔山下,曙光重现。由毛泽东为首的五大书记率领,从胜利走向了胜利,从苦难直至辉煌。毛主席在延安发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洪亮声音,便是天下为公的最真诠释,才是国家民族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在这面旗帜的指引下,只要真抓实干,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艰辛,我们一定会到达民族复兴的光明前途。如今,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分子,从青楞到成熟,从百姓到警察,直至退休,无不深受“为人民服务”的阳光沐浴。面对革命伟人,遥想初心指引,欲往何方,方向明确,信心倍增。

    时逢祖国七十华诞,旅游陕西抚今追昔,探寻信仰,感慨尤深。几度“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潘雪云 61岁 天元区滨江一村小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