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成长的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记者 魏朋

    作为家长,我想你肯定会在孩子6岁之前倾注大量精力去照顾他的方方面面,也会在孩子青春期还没到来的时候,开始紧张他可能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问题。

    本期栏目组走进了先锋小学家委会,就“孩子该如何成长”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现场交流

    问题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尝试过让他单独去完成一件在当时觉得孩子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四(3)班唐泽智家长:我们家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四岁时,尝试让他独自去上幼儿园,我在后面跟着,经过几次尝试后,上幼儿园基本上都是他自己去了。八岁时,让他练习煮面、煮饺子,现在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食物。

    六(1)班刘福鹏宇家长:我觉得很有必要让他们尝试去做一些事情,例如上小学后,要让他参与买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等一系列做饭的流程,让他认识到生活的不易。

    问题二:你觉得小学阶段给孩子增加学业的压力,是对还是错?为什么?

    四(3)班刘佳杨家长:小学阶段课本内知识学习的压力是必须的,小学是基础学习,基础不牢,后期学习的压力会更大。我认为先锋小学在保持正常学习强度的同时,通过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来给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一种很好的减压的举措。

    五(2)班姜裕琪家长:适当的增加学业压力,我认为是可以接受的。将来的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要让孩子学会变压力为动力,接受成功与失败,在学习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问题三:你怎样理解“顺应天性”这句话?

    五(2)班陈裕轩家长:就如同没有绝对自由一样,“顺应天性”也应有一定的规矩约束。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方向、目标应是不变的,过程、方式可以选择他最适合的,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应孩子的天性,遵从孩子成长的规律,朝着目标前进。

    二(1)班王艺雯家长:套用龙应台的那句话:孩子,你请慢慢来。让孩子在合适的年纪做合适的事情,不抹杀孩子的童真和想象力,或许会比家长过多的干预和规划得来的效果更好。

    记者手记

    前几天,朋友跟我说起她跟10岁儿子发生的一件事情。朋友的儿子点开了一部名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一日成才》的电影。看了将近有半个小时,儿子暗戳戳地说了一句:“这部电影应该是大人来看的。”这引起了她的好奇,于是坐下来跟儿子一起看起来。这并不是最新的电影,但看过却发人深省。

    剧情大概是这样子的:围裙妈妈做梦都想让大头成才。每天带着大头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走。可是大头只想玩,成绩总是最差的。就在围裙妈妈一筹莫展的时候,与王博士的偶遇,改变了大头。高科技让大头一日成才,成为成功之子,智商高达一千,在学术界获奖无数。但是作为孩子的大头却失去了童真,童趣和快乐,变得无情,自私和冷漠。

    其实很多的父母都能从围裙妈妈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孩子才两三岁,父母就开始焦虑孩子的未来,打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过早的让孩子学习他无法理解的知识;总是用成绩来衡量孩子,经常抱着一种不能比别人家的孩子差的心理,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还有部分父母由于此生不得志,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去弥补自己人生的遗憾等等。

    父母爱孩子,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父母眼里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所以孩子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我们不断为孩子寻找成长的途径,甚至是捷径,但是急于求成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正如没有根基的大树再高都不稳。

    有句话说:顺木之天,以至其性。大概的意思是说想要树木活得好和长久,最大秘诀就是顺应树木的天性,让它尽性生长。

    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家长都表示了同一个观点:让孩子自由成长,发展个性,父母在不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前提下,起引导作用。但是,身为父母道理都懂,却还是会不知不觉地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

    到底孩子该如何成长?答案很简单:让孩子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真诚地接受孩子。拥有选择权,就是孩子自然成长的必要条件。先锋小学的创意电影课程,很好地运用了这一点,用听、说、读、写、画、演的方式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让优秀电影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一个又一个家庭。不仅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也是家校合作育人的新模式,值得点赞!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