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口古时多繁华,你绝对想不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伏波岭,毛泽东曾在此考察农民运动 东吴 摄

    ▲渌口区淦田渡口 文吉 摄

    ▲渌江吊脚楼(资料图)

    株洲市地名区划学会

    去年,株洲县撤县设区为渌口区。街区在湘江与渌水间的三角地带,距株洲市中心约15公里,境域北接芦淞区,东毗醴陵,南临渌水,西畔湘江。渌口古镇一直是繁华之地,为湘东重镇。

    历史上有没有“渌国”?

    链接

    渌水

    南宋《路史》称渌水流域上古有“渌国”。今考无据。

    一是先秦两汉古籍无记载。唐以后至民国前的湖南地方志,甚至醴陵地方文献,均无考载。地下出土文物,至今未发现渌水流域所谓的“渌国”古迹遗址。二是民国《醴陵县志》为湖南地方志名志之一,该志《大事记》开篇就认为:“罗泌《路史》称高阳时有渌国,其地为长沙渌水……盖皆出于臆说,不足以入事记。”三是《路史》不为史家所重。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罗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原因是书中“纪三皇至夏桀之事,依据纬书及道书,多不经之谈,喜出新意,好用僻辞古语。”记载多失史实,早成定论。

    现在湖南一些地方志、学术网刊、学人、文人中多依《路史》之载:言必称醴陵上古有“渌国”,是不严谨的无据之说。

    伏波岭的名字因何而来?

    渌水又称渌江,为湘江的一级支流,源头有北、南两源。北源又称南川河,发源于江西万载金钟湖,至改江入浏阳境,经槐花塅、清江口至沙溪,又经牧马塅、山枣潭、太平桥至澄潭江,又经大车湾、吴田市、花江、谢家洲至金刚头,又经练江潭、浒潭至江口,又西南入醴陵。

    南川河在浏阳境内长61.4公里,流域面积661平方公里,流经10个乡镇。南川河入醴陵境后,从北至南流经南桥、富里、白兔潭、浦口、王坊、王仙等镇,在渌石与渌水汇合。南源又称萍水,发源于江西萍乡杨岐山千拉岭南麓,从大坪山入醴陵境,亦在渌石与渌水汇合。渌水从东至西横贯整个醴陵境,从漂沙井入株洲境,经渌口入湘江。全长168公里,流域面积5713平方公里。

    渌口得名源于渌水

    渌口得名,源于渌水。渌水,古称漉水。

    东汉建武元年(25),析临湘县(长沙县)东南境(含醴陵乡),置醴陵县,县以乡名,属长沙郡。今渌口境域其时称漉浦,属醴陵县。东汉末三国初,属东吴建宁县地。

    隋开皇九年(589),建宁县并入湘潭县,渌口,随之划属。隋大业三年(607),改临湘县为长沙县,醴陵划属。唐武德四年(621),境域随区划频调而归属。唐天宝八年(749),复置湘潭县,渌口划属醴陵县,属潭州。

    南梁承圣元年(552)前,《梁书》已将漉浦改称渌口。南梁中大同元年(596),荆州、郢州、湘州(今湖南部分)的官方地图册上,已标注渌口。

    《渌口地名源流考释》认为:北魏时,渌口仍称漉浦。湘江为湖南四水(湘、资、沅、澧)之首,渌水为湘江一级支流,不能称之为“小水”,故将渌水汇入湘江出口处,称为“渌口”。这表明渌口得名,当在南梁之前。具体何年,难以稽考。

    渌口一直是繁华之地

    《新唐书·地理志》:潭州(今长沙)有渌口戍。唐大历四年(769)二月,诗人杜甫从槠洲(今株洲)凿石浦出发,船过渌口,写有《过津口》诗。诗云:南岳自兹近,湘流东逝深。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圣贤两寂寞,眇眇独开襟。

    据《杜甫过〈津口〉地名传千古》考证:津口即渌口。说明其时有较繁荣的人货码头。

    《明史·地理志》:醴陵县有渌口巡检司。明崇祯《长沙府志》称渌口市,置巡检司,谓“居民颇多”。清代为醴陵县农村最大集市、集镇,商业繁兴。老街临渌水岸边,多谷米码头,船上满载谷米、瓷器、茶叶、生猪、鞭炮、夏布、煤炭、茶油。每天麻石老街上,呼喊声、嬉笑声、细语声、呼犬声、哭叫声……声声入耳,仿如闹市。

    《醴陵市志》记载:1951年7月,为醴陵县渌口镇。1959年元月,划归株洲市郊区管辖。1965年4月,以原株洲市郊区东部所辖27个公社、4个镇、3个农林茶场为县境,置株洲县。

    《株洲县志》《湖南古今地名辞典》:“1965年4月,析株洲市置株洲县,县从市名。”县治驻渌口镇。2018年,撤株洲县置株洲市渌口区,区治原址。

    境内古迹有伏波岭、伏波庙。东汉建武年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时,曾屯兵于此,后人遂以伏波名山。

    伏波庙位于渌口镇南端伏波岭上,濒渌水北岸。昔谓伏波岭为渌口最高处。有石崖壁立江岸,锁钥水中,名小石沩,下有潭,深绿如墨。《伏波古庙记》:自唐代邑人即在此伏波岭上修庙,供奉马援,后屡有兴废。宋重建,清咸丰八年(1861)重修。1927年2月3日,毛泽东莅此考察农民运动。民国三十三年(1944)9月,庙被入侵日军焚毁,仅存石碑一块。

    1968年按原貌在原地重建,庙宇占地约40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依次为前厅、后厅,前殿面阔3间,中有八角覆盆藻,东侧为厢房。庙宇红墙青瓦,画阁雕栏,至今游者四时不绝。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