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全媒体传递两会好声音《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引热议

  • 上一篇
  • 下一篇
  • ▲1月8日,市民在阅读晚报刊登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报道 记者 刘震 摄

    “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主动融入长株潭一体化”“消除大班额500个”……这几天,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在晚报的报刊、“株洲晚报”微信公众号、智慧株洲App等平台发布解读版后,迅速引起市民网友传播热议,讨论一项项新举措可能带来的变化。

    传阅

    纸媒、官微、APP齐发声

    热点问题,在这里找到答案

    在采访中,不少市民网友都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实在,落脚点就是解决大家关心关注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各类问题,用数据说话。比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以上”“新增停车位1500个”“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位8万个”“建成王仙镇等2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等。

    市民黎小池最关心的,就是今年将面临孩子的学前教育问题。她说,自家附近的公办幼儿园学位紧张,把孩子送去条件好的民办幼儿园,经济负担重,所以一直悬着心。直到前天,她在“株洲晚报”微信公众号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要“加强小区幼儿园配建及移交工作,购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位8万个”,这让她为之一振。“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有破解的希望了!说明我们的诉求早已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她说,相当看好这一举措的推进落实。

    有关教育的内容中,“消除大班额500个”同样引起了网友“肖小喵”的关注。作为一名“大班”的班主任,她一直期待早日带“小班”,管理顺畅了,师生都可受益。这次通过本报的报道还了解到,2020年秋季开学前,我市将全面消除大班额,这让她工作更有动力。

    市民李超则对“办好中国·株洲首届国际女子羽毛球团体锦标赛、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等内容点赞,在他看来,这是扩大本地汽车等产业影响力、宣传株洲城市形象的亮点举措。

    建言

    “我给两会捎句话”栏目

    已收到各类建言建议206条

    今年的“两会”期间,本报通过晚报报刊、微信、微博、“智慧株洲”手机APP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与大家分享“两会”新鲜事,想方设法挖掘各项举措最新动态,收获了不少市民网友的点赞。

    本报还特别开设“我给两会捎句话”栏目,目前已经收到了各类有效提问、建言建议206条。

    网友“独钓寒江”建议:希望重点针对市区违法建筑开展全面排查,加大对违法建筑的处置和拆违力度。

    网友“海哥”建议:对于运送快递、外卖的用人用车单位,是否可以考虑发放外卖、快递专用牌照,加强监管,避免出现无牌照车辆作业情况。如出现多次违法行驶行为,可追究其所在单位责任。

    网友“云彩”反映:荷塘区御景龙湾小区周边的公交线路不足,希望能在2019年增开线路。

    我们会将所有留言汇总整理,并通过提交相关部门单位、记者联络采访、刊登报道等方式,为这些民生心愿、建言建议的传递打通渠道。

    (记者 伍靖雯)

    两会知多点

    看看这些“关键词”

    你都理解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一些特别的词汇,为了方便读者知晓和理解,记者选择了一部分进行了介绍。

    在报告中多次提到的“一谷三区”,分别指的是株洲·中国动力谷,“一带一部”开放发展先行区,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幸福区;“‘3+5+2’产业体系”中,“3”是指轨道交通、汽车、航空三大优势产业,“5”是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2”是指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

    “五大行动”则包括:规划引领行动、园区升级行动、项目攻坚行动、设施配套行动、环境优化行动;城市“双修”是指的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

    除此以外,报告中提到的“制造强市‘1093’行动”,是指发展轨道交通、航空、汽车、陶瓷、服饰、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10大重点产业;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创新能力建设、人才队伍培育、质量品牌提升、健全服务体系、园区升级发展、绿色生产制造、产业跨界融合、“互联网+”应用等9大专项行动;打造标志性产业基地(轨道交通、航空、汽车)、标志性产业集群(陶瓷、服饰、电子信息、新材料)、标志性领军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等3大标志性工程。

    (记者 戴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