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与家长下班不同步,怎么办? 代表刘朝晖:大力发展小学生课后服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记者采访市人大代表刘朝晖 记者 易翔 摄

    孩子已经放学,家长却还未下班,如何指导孩子学习、确保孩子安全,这个俗称“课后三点半难题”一直困扰我市不少双职工家庭。去年以来,市人大代表刘朝晖围绕这个问题开展调研。

    刘朝晖介绍,本市小学下午放学时间普遍在3:00-4:00。不寄宿的孩子的课后去向大致分为几类:部分学校施行“半寄宿”,课后孩子继续留在学校自习、吃晚饭,家长晚上6点半到7点去接孩子;将孩子交给课外的民营托管机构;交由长辈照顾;一些街道、社区试点建立“关爱课堂”,孩子们放学、寒暑假可以前往集中学习、阅读,以及参加一些课外活动。

    “这些方式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家长的忧虑,但都没有大面积铺开,有些在实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隐患,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根治之法。”刘朝晖认为,开展好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是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功能、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对此,刘朝晖建议,我市应大力发展小学生课后服务,构建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多方参与的服务格局。安排丰富的课后服务内容,例如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等。但同时又要严格执行有关要求,不能把课后服务演变为集体教学、集体补课或奥数培训,更不能以开展课后服务为名,将学校资源提供给社会培训机构作为补课场所。

    “课后服务发生的成本,可由政府与家庭共担,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家庭分摊一定成本。”刘朝晖提出,实施过程中,可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招募家长、大学生、退休老师志愿者,共同来做课后服务工作。同时建立课后服务安全保障机制、督查评估机制。

    (记者 李卉)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