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鸡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斗鸡 网络图

    □ 聂鑫森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至今逢喜庆节日,斗鸡的娱乐活动最能牵系人心,观者如堵,只见“群雄正翕赫,双翅自飞扬。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嘴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魏·曹丕《斗鸡篇》),具有一种独有的观赏性。

    我国的斗鸡活动,最迟起始于东周、西周,在《庄子·达生篇》《战国策·齐策》等典藉中皆有记载。在汉代的石刻和画像砖上,都有关于斗鸡场面的描绘。南北朝时,斗鸡之风亦盛,梁简文帝在《斗鸡》诗中说:“王冠初警敌,齐羽忽猜俦。”北周诗人王褒在《看斗鸡》中写出了当时的盛况:“入场疑挑战,逐浪似追兵。”

    斗鸡活动到了唐代,掀起更大的波澜,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层,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对斗鸡格外青睐,长安大明宫、兴庆宫之间建起了皇家的斗鸡坊,并特意从禁军子弟中选拔了五百少年负责饲养、培育、训练斗鸡。“上之好之,民风尤盛,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币破产市鸡,以尝鸡值。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唐·陈鸿《东城父老传》)。

    五百少年的首领叫贾昌,其父贾忠是唐玄宗的卫士,他养鸡、训鸡、斗鸡很有一套,因而十分受宠,被称之为“神鸡童”,“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陈鸿《神童鸡谣》)。

    即便是当时的著名文人,概莫能免俗,纷纷加入斗鸡的行列。李白自称:“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侯”(《叙旧赠江陵宰陆调》);张籍难抑一种自矜之情:“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少年行》)。在一些文章中,而往往写进“斗鸡”的内容:“截冠雄鸡,客鸡也。……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李翱《截冠雄鸡志》);“洎见敌,则他鸡之雄也;伺晨,则他鸡之先也”(罗隐《说天鸡》)。

    宋代斗鸡活动依然兴盛,并出现了专门的著作,如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有斗鸡专篇,如何选种,如何训练,都有详细介绍。如训练之始,让鸡久立一草墩上,使其双足稳定有力;喂食时将米高悬鸡头上令其咬啄,使鸡脖劲竖、鸡喙锋利;常用瓴羽搅入鸡喉,去其涎水,疏通肠胃等等。

    明代时,斗鸡徒还成立了“斗鸡社”之类的民间团体,交流经验,举办赛事。这种斗鸡完全成了一种赌博的方式,在古代却非常盛行,为了获胜,不惜借助装备与药物刺激,如在翅膀上装铁片、撒芥粉,无所不用其极。

    在清代,出现了一种叫“九斤黄”的良种斗鸡,体大力足,凶猛耐斗。有个叫李声振的人写诗赞道:“红冠空解斗千场,金距谁堪冠五坊?怪道木鸡都不识,近人只爱九斤黄。”

    在今天,斗鸡活动一扫那些陈规陋习,提倡健康向上、平等竟争的精神,并成为旅游观光的一项内容,因而颇受欢迎。

    聂鑫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8年调株洲日报社,直到退休。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小说、散文、诗歌、文史随笔、文化专著等近60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湖南文学奖”、“北京文学奖”、“萌芽文学奖”等40余次。写作之外,专心研习大写意花鸟画,曾在多家报纸、杂志刊发国画作品。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