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养老圈、2.3万张养老床位 到2035年,株洲养老要实现这些目标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记者 肖蓉 通讯员 李礼)近日,市规划局公示了我市养老设施专项规划(2018-2035)方案。根据规划,我市将构建、完善全市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圈,助推全市老年人养老服务业发展。

    2035年,常住老年人60万

    规划配置床位2.3万张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人口预测,到2020年,我市常住老年人口将达到31万,到2035年将达60万。”

    根据规划目标与规模指标,至2035年,在新建城区和居住区,按照人均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不低于0.25平方米/人,要求独立使用;旧城区养老设施新建、扩建或改建项目,其指标不应低于新城区相应指标的70%。按照养老床位35张/千老人配置标准,需床位2.1万张,同时预留10%的弹性,本次规划共配置床位2.3万张。同时,实现建成区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与小区养老服务驿站基本覆盖。

    新建1处市级社会(老年)福利院

    每个小区都有养老服务驿站

    本次规划对象主要包括居家养老设施、社区养老设施、机构养老设施及养老地产规划,并构建市级—区级—街道(单元)级—社区级—小区级五级空间体系。

    其中,市级将在芦淞区枫溪片区规划新建一处社会(老年)福利院,可提供1500张床位。现状扩建枫溪片区一处养老院,提供床位450张。

    设置区级社会(老年)福利院5处、养老院5处,分别位于荷塘区、芦淞区、天元区、石峰区、云龙示范区,共提供床位约1500张。

    街道级养老设施规划创新养老思路,整合资源、推进医养结合,每个街道建设1个养老服务中心、1个智能服务平台。共设置街道级养老服务中心26处,共提供床位3920张。规划护理院共13处;规划敬老院共10处。

    社区级、小区级养老设施主要为日间照料中心和养老服务驿站。规划要求所有社区至少设置一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至少设置一处养老服务驿站,与小区托老所合并设置。

    同时,规划区内现状已在招商或已签约的养老地产项目共10个,分别分布在荷塘区、云龙示范区和天元区。本次规划予以保留,并不新规划其他养老地产项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