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湘子
一说起路面停车收费,不少人就凭着本能的“经济理性”去反对——免费的车位停了那么多年,干嘛要收费?可笔者以为,这完全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为何这么说?从株洲交通的全局看,城市的“拥堵病”日复一日,路面的“停车难”难上加难,与株洲“全国交通模范城市”的身份是不相符的,大批市民尤其是车主对此也感同身受,用价格杠杆来调控、缓解“停车难”,已是迫在眉睫。
从个人的体验看,很多市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中心城区开着车转了二三十分钟,还是找不到车位,笔者试问一句,是花上几块钱顺顺当当停进车位省心,还是兜兜转转既浪费油钱更耗费精力划算?还有的车主找不到车位,就横七竖八路面违停,收到交警的罚单不说,被别的车剐蹭也是常有之事。
有人或许要问一句,价格调控,就真能缓解“停车难”吗?回答是肯定的,国内100多个城市价格调控的成功实践可以佐证。株洲的路面停车收费还未施行,但河西的市民有一点肯定印象深刻,如今,去天元超市购物,不再“购物1小时停车半小时”了,为什么,4月开始的价格调控实践,悄然恢复了停车秩序,缓解了停车难。
笔者相信,路面停车收费,会有反对的声音,但肯定不是大多数市民的声音,更不是主流声音。一个城市的执政者和管理者,要针对全体市民的最大痛点,找到人民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来出台、施行自己的政策。再试问一句,目前株洲市民出行、停车的最大痛点是什么?肯定不是停车被收了几块钱十块钱,而是出行堵停车难!
因此,株洲市委市政府站在构建大交通的格局之上,不以盈利为目的施行路面停车收费试点,在主城区分时段、差别化、智能化收费,是一件泽被全体市民的大好事,应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去推进推广,而不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