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戏服的德国师生
通讯员 供图
▼备受欢迎的德国小队员
通讯员 供图
2015年,株洲市外国语学校与德国Franz-von-Lenbach学校开始了互访活动。两校于2016年签订姊妹合作协议并于当年组织了第一届中德交换生项目。今年9月10日,15名参与了两校第二届中德交换生项目的德国学生及随行的2名德国老师入住本地结对学生家中,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体验活动。
关键词:游株洲
在德国师生第一天抵达市外国语学校时,他们就表示希望能在这短短的一周里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株洲本土文化。第二天,市外国语学校就带他们来到了极具历史文化色彩的醴陵陶瓷城。在这座以瓷器为形的建筑群中,德国师生欣赏了精美的瓷器成品、了解了瓷器的制作原理和发展历史。在后面的行程中,他们还在外国语石峰学校的陶艺课堂中体验并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陶瓷制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株洲,德国师生一行还去了株洲市规划展览馆。
关键词:传统文化
关键词:足球友谊赛
9月14日下午,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一行来到南方公司足球场,现场观看了中德两校交换生的足球友谊赛。
据悉,市外国语学校足球队已经连续三年夺得“区长杯”冠军,目前拥有18名队员和3名教练。而德国交换生临时组成的足球队也不容小觑,负责现场解说的老师罗雨濠表示,“德国交换生的‘脚上功夫’都不错,值得我们的球员学习。”
该场友谊赛,市外国语学校足球队最终以3:1战胜了德国交换生队。但在比赛结束后,德国的小队员似乎更受欢迎,不少“粉丝”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找他们签名。德国小队员笑着感叹:“为什么我们在德国没有这种待遇!”
(记者 宋芋璇 通讯员 王佳奕)
德国师生来株洲的第三天,走进了市外国语学校的美术手工课堂。该校苏老师教德国师生编织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中国结。课程一开始,苏老师就细致地讲述了长寿结、同心结等不同种类中国结的含义,并教他们制作最简单的吉祥结。“德国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同行的老师发现,有些德国学生比一同上课的中国学生更快地完成了吉祥结的制作。
随后,他们拿起画笔,体验绘制京剧脸谱。如果说画脸谱让他们初识京剧魅力,那么下午在外国语石峰学校小戏骨社团的体验课程则让德国师生着实过了一把京剧瘾。该校的小戏骨先为远道而来的德国小伙伴献上《梨花颂》选段表演,随后德国师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换上戏服、学唱京腔、学京剧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