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为何纷纷选择离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8月28日A09版曾以“入职一年的老师辞职要交数万元违约金?”为题,报道了株洲县10多名教师提出离职申请,株洲县教育部门试图通过提高违约金等方式挽留这些教师,但作用并不明显,引发社会关注与讨论。实际上,不仅是株洲县,我市其他地方,也有教师纷纷选择离开乡村教师岗位。

    这些教师选择离开的原因是什么?该怎样让他们留在乡村传道授业?

    数据

    132人选择进来

    同时有62人选择离开

    数据显示,全市基础教育专任教师35194人,其中乡村教师12795人,占比近四成。

    去年,茶陵县公开招考了132名教师,但离职的教师也达到了62个;今年,该县招录了327个教师,但又有72个教师离职。炎陵县去年招录了46个教师,但离职的也有15个;今年,该县招录了28个教师,而离职的有13个。今年,该县到师范院校直招教师,但“颗粒无收”。

    “人往高处走。”在接受采访时,多个县市教育部门承认,他们对于乡村教师离职非常理解。但也担忧,“如果都走了,还有谁来给乡村孩子上课呢?”

    2013年,王倩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书法教育专业毕业后,回到株洲县一小学做了一年代课老师。后来通过公开招考,她先后在该县王十万中学和南阳桥一学校任教。王倩说:“理想和情怀能支撑部分教师呆在农村,但现实确实让很多年轻老师选择了离开。”

    离职原因

    沉重的课业负担:

    备课、上课、改作业,一天忙到黑

    相关新闻

    支持乡村教师

    我市出台多个政策

    从事教师第一年,王倩除了每周15节课外,她还担任了班主任和德育工作。从家里到学校开车要20多分钟。她每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然后必须在7点40分前赶到学校。因为她要负责班上学生的早自习。白天上课,非上课时间,就是批改作业和备课。下午4点30分,王倩要组织学生排队放学,护送学生离校。学生陆续离校后,已是下午5点。王倩回到办公室,整理下资料或搞下卫生,然后回家。

    到了中学后,王倩要陪学生晚自习,每晚9点才能“收工”。

    另外,还要时不时接听家长电话。但是,打电话的家长一般不会注意时间,想到了就打。早上6点打电话的有,晚上九、十点打电话的也有。

    除了这些日常工作外,王倩还要“充电”、撰写教育论文等提升自己。

    采访中,教师们均认为,工作忙和累、个人时间太少,是部分乡村教师离开的主要原因。

    青春无处安放:

    逛街、购物无处可去,交际面窄

    在大部分乡村教师口中,“无处安放的青春”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硬件,没有一个好住处;其次,学校偏僻,逛街、购物无处可去;三是交际面窄,影响交友、婚姻。

    几年前,王倩在王十万中学任教,因为离家远,她只能在周末回家。而那些来自长沙、湘潭等地的教师,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教师宿舍简陋,两个人住,里面的冰箱、空调、风扇等,都是自己添置的。

    王倩说,学校比较偏僻,周边别说超市,去趟小卖部都要走10多分钟。下馆子、看电影、KTV等,想都不要想。

    “婚嫁问题也在逼我们走。”在炎陵做了两年教师的刘女士说,自己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异地恋让她很纠结,最后,她还是选择去男友所在的城市上班。

    今年26岁的王倩还单着,不是不想找,而是她所在的环境只能让她接触这么多人,要找一个对上眼的很难。

    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教师群体中,小学阶段女老师占比超70%,初中阶段女老师占比60.91%。而醴陵市教育局曾经的一份数据显示,醴陵市28岁以上的单身女教师已超过了200名。

    “贫富差距”大:

    年收入比城区少两三万

    多位乡村教师反映,离开的最大原因就是待遇低。

    对此,王倩以自己为例作了说明,现在开的车子是父母买给她的。即便是现在,已是正式教师的她,每个月能拿到手的钱就是2500元左右,年终绩效有1.2万元,“不省着用,还要从父母那拿点零花钱。”

    目前,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基本工资一视同仁,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绩效工资区别较大,由当地财政部门划拨确定。说通俗点,当地财政宽裕,教师绩效就发得高,反之则少。

    记者随机采访的数据显示,乡村代课老师每月收入基本在2000元以内,很少有其他福利,而正式老师,根据工龄和职称不同,每月一般在2500元到3000元左右。

    多个县市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乡村教师与城区教师相比,一年下来,前者比后者少了两三万元。

    “相同职称、相同工龄,工资差距这么大,心里不平衡。”接受采访的乡村老师说,“理想与情怀,终究比不过现实的油盐酱醋。”

    实际上,我市政府部门早已意识到了乡村师资问题。我市早在2016年就印发了《株洲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细则》。

    该细则提出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农村学校应按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8%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确保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细则还要求,乡镇及以下学校在职在岗教师一律纳入乡镇工作补贴实施范围(特岗教师参照执行)。

    另外,细则规定,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持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业证书的教师,不再重复参加计算机应用水平培训与考试。

    在补充师资方面,细则规定,逐步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规模,到2020年,公费定向培养师范毕业生要成为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

    今年2月份,市政府又印发了《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问题的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今年开始,我市将按照“三有三通”(住校教师一人有一间、有配套卫浴间、有必要的生活设施;通自来水、通电、通网络)的标准,因地制宜新建、改造、修缮一批教师周转房。

    (记者 何春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