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霸屏的乾隆,原来是个养生达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学乾隆养生诀可做一套保健操 1、叩齿法:

    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解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周俊波介绍说,中医有个健齿功法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有谚语形容叩齿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经常叩齿,能使经络畅通、强肾固精。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使皱纹减少,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咽津法:

    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周俊波介绍说,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的确发现,唾液中还有一种唾液腺激素,能刺激人体的造血机能,延缓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3、搓面法:

    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疗法是用手轻轻搓擦面部的一种民间疗法,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可防治一些身体疾患。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等。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产生。

    4、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解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杨明介绍说,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充足的血液可使头脑清醒,让人深度放松。

    5、提气法:

    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再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解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乾隆皇帝进入中年后,主要精选了10种锻炼方法,撮谷道即是其中之一。谷道即指肛门,撮即提的意思,撮谷道就是我们常说的提肛运动。肛门处于人体经络的督脉处,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使中气升提,脏腑强壮,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法极为简便,长久坚持,必获良效。

    6、摩腹法:

    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推科主任戴奇斌介绍说,每天下午1-3点这个时间段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消化的效果最好。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则不拘时间,次数和力量可适当加重,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7、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解读】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推拿卫桥门诊部陶雪芬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大家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搓搓脚底板上的涌泉穴,有振奋精神、益寿延年的功效。很多人都知道我们的脚心有个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心部位呢,也有一个穴位,那就是劳宫穴(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经常按摩涌泉穴有补益肾脏的作用,而经常按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脚心与掌心,心心相印有助于心肾相交,养生保健。

    (摘自扬子晚报)

    心房颤动 心脏受不了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21世纪以来的心血管流行病。人的心脏有两个心房、两个心室,正常心跳时,依次是心房收缩→心室收缩→心房心室一起舒张,由此完成一次心跳。人们感觉到的心跳,通常就是心室的收缩。但如果心房无规律颤动,不能正常收缩舒张,就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疾病,老年人是高发人群。房颤可使卒中风险增加5倍,心衰风险增加3倍,痴呆和死亡风险增加两倍。

    数心跳、摸脉搏,可帮助人们早期发现房颤迹象。常有患者描述为“有时快,有时慢,一点规律都没有”。发现异常迹象时,及时就近检查心电图即可确诊房颤。老年人尤其合并疾病较多的人,更应重视每年体检,这样能帮助发现隐匿性房颤。

    吃得太好 胰腺受不了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胰酶消化食物和调节血糖水平。很多人大量进食油腻食物及大量饮酒,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酶异常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出现胰腺水肿、渗出、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患有胆囊结石、高脂血症、经常大量饮酒的人群是急性胰腺炎的高危人群。而暴饮暴食、大量进食油腻饮食、大量饮酒又是导致胆囊炎急性发作、血脂控制不佳的重要诱因,故此正规治疗胆囊结石和高脂血症,戒酒和避免过量饮酒是预防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措施。

    由于急性胰腺炎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发病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因此,很多人容易将这些症状与肠胃疾病混淆。因此提醒广大公众,一旦出现腹痛难忍、呕吐频繁等症状,特别是暴饮暴食后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进而危及生命。

    盲目休息 关节受不了

    人们对于关节的养护有两种认识:有人认为,防治骨关节炎要增加运动量;有人则主张少动,以便让关节“休养生息”。很多病人一旦关节损伤了,就说自己再也不运动了,但人的骨头,其实一直处在不断破坏不断修复的过程。如果关节质量不好了,那么它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对它的支撑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肌肉越强壮,越能保护关节。盲目不运动,肌肉都萎缩了,关节更不会好。

    不运动,身体健康没有保证;运动过量或方式不当也会造成损伤。对于这对常见矛盾,不妨借助智能手机的计步器:以走路为例,我们通常建议是走一万步为宜,但每个人体力不同,如果走到膝盖有点酸痛了,那一定要停止。此时,看一下计步器上显示的步数。休息两三天后,再比这个步数少一千步来走,直到试出自己膝盖的耐受力到底有多少步。

    (晚报综合)

    这个暑假,我们的国民皇阿玛——乾隆皇帝,也忙得不可开交。他不仅要和宫女魏璎珞培养感情,还要和如懿谈恋爱,360度无死角成为一名优秀的“大猪蹄子”。然而,戏说归戏说,乾隆可是历代皇帝当中最长寿的一位。乾隆到底有哪些养生方法呢?

    42字养生诀“十常四勿”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流传至今的资料我们发现,他的长寿主要经验归纳为42字养生诀“十常四勿” :“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鼻常揉,腿常运,面常擦,足常摩,腹常旋,腰常伸,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乾隆自幼习骑射,曾在避暑山庄几次皇家射箭比赛中大显身手。当上皇帝后,更以骑射为乐。直到他80岁高龄时还去行围狩借。骑马射箭,活动量很大,无疑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

    乾隆喜好旅游,“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他一生中,曾六次下江南,三次上五台山。旅游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冶养心情,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措施。

    乾隆好读书,善诗文。喜书法,写得一手好字。乾隆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他大约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政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乾隆从不抽烟,但喜饮茶。他对饮用水十分讲究,以西山泉水作为御用水。

    乾隆也注意进补,但适时适当,而不乱补。所用“松龄酒”、“龟龄集”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这也是符合医学道理的。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