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苏绍泉40年前“冒了点险”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回忆起去党校讲课的情形,苏绍泉仍然很激动 记者 高玲 摄

    人物档案

    姓名:苏绍泉

    年龄:84岁

    事迹:株洲县五中政治教师,40年前曾受邀去株洲县委党校,开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个时代的转折,往往自思想的解放开始。

    “这是哲学在呼唤!”

    40年前,1978年,在《光明日报》上,时年44岁的苏绍泉看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他激动得到处宣讲:“一个时代的变化,来了!”

    其时,“文革”刚刚结束不久,“两个凡是”又横空出世,能在一个小县城里的党校课堂上理直气壮地讲授“实践论”,当思想解放的“出头鸟”,“冒的风险不小”。今年84岁的苏绍泉告诉记者。

    脚浸凉水夜读“马恩列毛” 降温驱蚊一举两得

    苏绍泉出生于醴陵,曾在醴陵公安局工作过,1960年,受相关单位推荐进入湖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

    那是苏绍泉学习的“黄金时代”,和很多热爱学习的年轻人一样,他经常待在图书馆或宿舍看书,如饥似渴地吸收最新的哲学知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在书上做记号写心得,这个习惯,到现在他都保留着。记者采访时,他桌上摆满了《马恩文选》《毛泽东选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书籍,翻开的一页,他做了多处笔记。

    1964年,刚毕业的苏绍泉被分去株洲县一中教政治课,4年后,他被调到株洲县五中,仍然教政治。

    参加工作后,他仍醉心于学习,尤其爱看政治哲学和历史方面的书籍,看得最多的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斯大林的著作。夏天天气热,蚊子多,他想了个办法:将脚置于凉水中,降温驱蚊一举两得。

    引用“东方不亮西方亮” 他被批“修正主义”

    1966年,“文革”开始,教条式地宣传“毛泽东语录”,成了潮流。

    苏绍泉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有一次在上课时讲到中国革命有回旋的余地时,他用一句话概括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下课后,一位学生找到他,指责他说这样的话是“修正主义”。苏绍泉乐了,立马回宿舍拿书给那位学生看。原来,他这句话引自毛泽东的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那个时候流行毛主席语录,很多人记得牢但理解片面,如果以此作为行为准则,肯定会犯错。”忆及往昔,苏绍泉多了几分得意,“我就不一样了,别看我说的是一句,通读的可是一整本,还不止读一次,必要时就能活学活用了。”

    光明日报“登高一呼”

    他引导学生重读《实践论》

    但能像苏绍泉这样“活学活用”的人并不多。

    1976年,哪怕“四人帮”下台、“文革”结束,很多人还是原来的思维定式。尤其是“两个凡是”的提出,更是阻碍了当时迫切需要进行的拨乱反正。

    “心中觉得不对。”浸润政治哲学多年的苏绍泉总觉得,思想的解放,还远远没有开始。

    直到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哲学评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新华社全文转发,从根本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次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重要报纸均相继转载。就这样,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在全国铺天盖地。

    “很有感触。”苏绍泉当时敏锐地察觉到,“这是哲学在呼唤,一个时代的变化来了!”当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在小范围开展时,苏绍泉已开始引导学生重读《实践论》。

    株洲县五中总支部书记邱贤柏得知此事后,专门邀请苏绍泉在党员学习会上作专题辅导。不久,株洲县委党校组织公社宣传委员培训,邀请苏绍泉去讲课,他的选题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骑单车去党校

    成株洲县讲“实践论”的“第一人”

    尽管已过去40年,苏绍泉仍清晰地记得当天的情形,那会儿株洲县五中位于县中医院对门,县委党校则位于弯塘(如今已成开发区),“相隔5里路,我骑着单车赶过去,讲了一上午,台下坐着50多个干部。几十年后,还有人记得我和我在党校上的那堂课,说我是株洲县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第一人。”

    也有人私下劝苏绍泉,“你到处讲这个问题,万一将来有什么变化,你吃不了兜着走。”苏绍泉不以为惧,“历史大变革已经来了,我就是冒点险而已。”

    40年的实践已证明,他当初“冒点险”,是对的。

    记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大概在什么时候大范围开展并被大家接受?

    苏绍泉:在邓小平提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之后吧,大家就慢慢学习接受了。

    记者:在你给大家介绍这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时,周围人是什么状态?

    苏绍泉:大部分人还处于沉睡的状态。

    记者:有人说你是株洲县“哲学的先导”,你怎么看?

    苏绍泉:我可不敢这么自称,但在当时的情况下,真的很感谢邱贤柏书记的支持。

    真理标准大讨论的 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在《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中,公开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它的实质是把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延续下来。

    1977年初,“两个凡是”正式出台。在理论基础上,它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实质上仍是维护个人崇拜,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否定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践第一的思想。

    是一切从本本出发,还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上关系到能不能打破“两个凡是”所设置的禁区,只有大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才能顺利实现全党工作重心的伟大转变,这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记者 高玲 周蒿)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