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与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你能猜出几个呢?
●负荆请罪
提示:战国时期,____(本题答案人物)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而蔺相如的职位要在____之上,____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他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他,可蔺相如却说:“这有什么好怕的,现在秦国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我们二人,如果我俩互相攻击,只能对秦国有益。所以我避开他,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
这话传到了____耳朵里,他十分感动也很羞愧,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这样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
●投笔从戎
提示:____小时候家里经济十分困难,因为他写得一手好字,便受到官府的雇佣,做一些抄写文书的工作。但他认为这样下去没有出息。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书,突然把笔向地上一掷,长叹一口气说:“大丈夫纵然没有其他大志,也应当学习张骞和傅介子,为国家建功立业,怎么能这样长久地耍笔杆子呢!”随后,他就投笔从军去了。
他投军以后,屡建奇功。奉命出使西域三十年,克服了种种艰难,到达五十多个国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维护了边疆的安宁。后来,人们就把“投笔从戎”一词,用来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睚眦必报
提示:战国时期,魏国的____因事在国内不能立足,被逐出国境。可他很有口才,即使被逐出魏国,仍能运用善辩的天赋向秦昭王游说。
到了秦国后,他改名换姓,向秦昭王建议远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很赏识他,于是将他留下,拜为上卿。
后来,____能够时常接近秦王,而且所建议的政策,秦王都认为可行,在实施之后又得到良好的效果,慢慢的,____就做到了秦国的丞相。有财有势之后,____认为应该清算旧账了,只要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哪怕只是给他吃过一顿饭,他也重重酬谢,而那些从前对他有怨怼的人,即使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要实行报复。
●老当益壮
提示:____,是东汉名将,在他还是扶风郡做督邮时,有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可怜,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走了。当然,他自己因此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躲起来。
好在他赶上大赦,安心搞起了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没多久,就成为一个大畜牧主,拥有牛羊几千头,粮食几万石。但他对富裕的生活并不满足,他把积攒的财产、牛羊都分送给兄弟、朋友。他说:“做个守财奴,太没有意思了,应该做大丈夫,要‘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才行。”这是说,越穷困,志向越要坚定;越年老,志气越要壮盛。
后来,他成了有名的将领,为光武帝立下很多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