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藏民奔波3600公里来株看病手术后援藏医生在当地继续为其治疗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本报讯(记者 赵露 通讯员 宋玺)8月21日上午,在市中心医院住了半个月的旦增卓玛办理了出院手续。在奔波3600公里从西藏到株洲看病后,旦增卓玛一家人把株洲当成了第二个家。

    ●新的援藏模式——双向转诊

    8月6日下午,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床上,刚刚结束手术的旦增卓玛仍然有些虚弱,一旁的父亲给主刀手术的黎可华主任送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

    虽然手术顺利完成,但是还有一个难题——换药。卓玛术后需要每星期换一次药,持续1—3个月,可是扎囊县暂时并没有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卓玛一家又不可能在株洲呆这么久。

    “我们不是有援藏的医生队伍在那吗?看看有没有可能找一下相近专业的医生来帮助卓玛换药?”市中心医院有医生提议。

    “这个办法可行,我们的眼科医生刘伟正好在那,我马上和他联系!”黎可华说,并建议卓玛在株洲呆半个月,换两次药再回藏,半年以后再来株洲进行右耳的手术治疗。

    考虑到卓玛一家贫困的经济状况,市中心医院尽可能为卓玛控制并减免了部分费用,加上扎囊县的新农合报销政策,卓玛实际只需要支付30%左右的费用。

    卓玛的父亲激动地说:“感谢医生和医院的各种帮助,株洲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市中心医院相关领导介绍,卓玛是我市第一例从西藏转院过来的病人,她的成功治疗开辟了一种新的援藏模式——双向转诊。

    ●缘起株洲援藏医生的一次治疗

    33岁的旦增卓玛是西藏扎囊县扎其乡羊家村的一名村民,自幼双耳流脓。去年一次洗澡耳朵进水后,她出现了耳鸣症状,听力严重下降,还伴有头痛、眩晕及耳后颈部红肿的症状。听乡亲们说县医院有株洲来的援藏专家,她赶到当地县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处理后症状得到缓解。

    扎囊县人民医院院长知道卓玛的情况以后, 多次与株洲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沟通,商量后决定送卓玛到株洲治疗。于是,在父亲和丈夫的陪伴下,卓玛和家人坐了48个小时的火车,不远千里来到株洲市中心医院求医。

    到了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黎可华仔细查看了卓玛的病情,发现卓玛两只耳朵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中耳炎,只能靠手术治疗。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