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云海
我市前日召开了调整城区小学作息时间听证会,与会听证代表一致赞成,城区小学生早上上课时间从8点调整到8点半。(详见昨日本报A02版报道)
当前,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中小学生上学简直比大人上班还要辛苦,早起晚睡的现象也极为普遍。在此背景下,推迟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彰显了当地教育部门对学生睡眠质量和健康成长的关注与重视,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谨防落实变味现象的发生。
比如,学校每天所布置的家庭作业会不会“突然多了起来”?这种情况并非杞人忧天。很多学校原本是设有早读课的,如今学生到校时间推迟了,早读课将有可能因此被取消,这就不排除老师会将背诵等任务留给学生在家的时间,学生在完成正常作业的前提下,还要忙于背诵默写,势必延迟睡觉时间,或早上被赶着起来进行背诵,如此一来,到校时间表面上是推迟了,但总体睡眠时间却并没有增加。
再如,由于早上推迟上课,下午放学时间若不顺延的情况下,会不会有学校设法压缩必要的课时计划,或者尽量减少正常的学校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校时间“缩水”呢?
因此,推迟中小学到校时间是好政策,但好政策还要落实好,不能仅限于一颁了之,“治标”更要“治本”,要让中小学生真正享受到推迟上学的这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