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告别粗放与污染的前世 昂首迎来科技与生态的未来

  • 上一篇
  • 下一篇
  •  

     

     

    □ 记者 赵露/文 吴琦/图

    未来

    过去多年,无数人见证了清水塘这片土地上的伤痛,它如余晖暮年的老人,奄奄一息,无力挣扎。

    2007年,清水塘被列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区,短短十年过去,昔日那些破败排污的工厂、低矮潮湿的棚户区、蚊蝇肆虐的臭水沟,都逐渐淡出了市民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蓝天白云、宽敞洁净的马路、清澈明亮的霞湾港以及即将建设的工业遗址公园,让清水塘这块土地变得明净、厚重。

    打造工业文化

    一系列的改造完成,清水塘也实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蜕变。在美了、环境好了之后,这个老工业区又将如何构筑自己的精神内核?

    株洲人不缺乏智慧的头脑,作为闻名于世的工业城市,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通过株洲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共创造出共和国工业史上180多个第一,如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块硬质合金等。

    市政协委员罗立宇认为,株洲工业发展的历史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其拥有的工业文化遗产在国内不多见,在湖南更是首屈一指。保护清水塘真实完整的工业遗迹,就是给后人留下相对完整的城市发展轨迹,留下珍贵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工业文化遗产。她建议,对清水塘工业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建设清水塘工业遗址公园(湖南工业博物馆)。

    清水塘是一种精神,鼎盛时期十多万产业工人工作生活在厂区之中,一些标志性的生产设施和厂区空间承载了老一代工业创立者的岁月记忆和激情年代的不朽精神事迹。

    记者从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获悉,去年3月开始,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遗址普查队就已成立,同时出台了《株洲市清水塘老工业区工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这支由规划、档案、文物等多个部门联合组成的队伍在15平方公里的工业“森林”内全方位勘探,为株洲打造自己的“798”而寻踪探宝。

    同时,清水塘建湖南工业博物馆已获得省政府认可,在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项目中计划新建湖南省工业博物馆,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工业文化地标。

    新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在老工业搬迁停产之际,清水塘时刻不忘发展新兴产业。

    在2017年3月的清水塘老工业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石峰区就与时代金属轨道交通部件研发生产基地、湖南中电长城“智慧株洲”项目、中车特装新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35个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涵盖先进装备制造、轨道交通产业核心配套、新能源新材料和创新创业等领域。

    此外,在科技创新板块,清水塘在积极对接IGBT创新中心等智能制造项目;在工业文化旅游休闲板块,已对接北影控股、祥源等多个知名文旅产业运营商,计划打造投资运营平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在临山居住板块,已对接融创、金地、保利等多个业内一流的房地产开发商,并完成了初步规划方案;口岸经济板块,已与株洲恒和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入园招商意向书,着手打造现代商贸服务产业园区。

    正在建设的铜塘湾保税项目,建成后专为当地企业提供保税仓储、运输、信息、配送、展示等服务,将有效降低企业物流营运成本,提升株洲扩大对外开放的城市品位。

    同时,清水塘正大力引进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配套产业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洽谈京学附属实验学校(北大附中)、平和学校、红星美凯龙、宏德医院等项目。

    缅怀过去,清水塘的重工业发展史仍让人热血沸腾;再放眼将来,它的创新活力也将会让人惊叹不已。

    变迁

    走访

    清水塘蝶变的震惊、感动,比看着清水塘从荒芜土地到国家重点工业基地,来得更加深刻

    今年80岁刘朝晖的前半生,无数次震撼于清水塘的飞速成长。刘朝晖自小在清水塘长大,也是清水塘某关停企业的退休职工,他一次次向子孙辈说着自己见证的奇迹,“只用了十余年,一片荒芜土地上就‘长’出了一个国家工业重镇,这在国内甚至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借着国家大力发展重工业的东风,清水塘老工业区成为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在核心区总面积15.1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很快聚集了株冶集团、中盐株化等以冶炼、化工为主的企业,最高时多达144家。

    由于清水塘内大多企业长期“粗放式”增长,基础设施老化、落后产能集中、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对当地土壤和湘江水质造成严重影响,清水塘也长期笼罩在一片灰蒙蒙中。

    迫于环境压力,刘朝晖有条件的亲戚朋友,都搬出了清水塘居住。刘朝晖不舍得搬,“我在清水塘住了几十年,离不开了,也渴望生前能看到清水塘变好。”

    2007年,株洲清水塘工业区列为全国第二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园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区,清水塘开始重视环境方面的治理。

    2011年,国务院批准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将株洲清水塘列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治理重点区域;2014年,清水塘进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名单,在项目、资金、财税、融资、土地等方面享受更多国家政策支持。2015年7月,省委杜家毫书记(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在清水塘现场办公,提出清水塘搬迁改造“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的工作目标。

    好消息不断传来的同时,清水塘的污染逐步消失了,老工业搬迁停产了,霞湾港变清了,臭气没有了。看到这些变化的刘朝晖,内心震惊感动,这比看着清水塘从小村庄到国家工业重镇来得更加深刻,“建设一个工业基地难,把它复原无疑更难,但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做到了。”

    久违的蓝天白云、宽敞洁净的马路、清澈明亮的霞湾港

    近日,记者驱车前往清水塘。 短短十年过去,昔日那些破败排污的工厂、低矮潮湿的棚户区、蚊蝇肆虐的臭水沟,都已经淡出了清水塘人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久违的蓝天白云、宽敞洁净的马路、清澈明亮的霞湾港,以及即将建设的工业遗址公园,让清水塘这块土地变得明净、厚重。

    刚穿过石峰大桥进入石峰大道,右侧的旗滨玻璃已然搬离。在过去,因认识和技术上的局限,这里成了清水塘地区企业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重地,造成了严重的历史性环境污染问题,推土机、挖机在这里轰鸣,不久后这里将迎来新气象。

    在路边,一面巨大的宣传牌映入眼帘,上面标注着昔日清水塘工厂的名称、分布图和搬迁停产情况,不时有人驻足观看,寻找着属于他们的历史与怀念。目前,清水塘地区已经完成了100多家企业关停和搬迁,今年内包括株冶在内的最后5家企业,也将完成停产搬迁,清水塘以后再也看不到黑烟滚滚的现象。

    进入霞湾港口,这里不再是过去的不毛之河,苔藓和水草欣欣向荣,岸边的绿色植物丛生。

    工业老区清水塘,真的蝶变了!

    ▶道路宽敞整洁的铜霞路

    ◀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

    现在

    天蓝了

    数据显示,随着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展顺利,2017年清水塘片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前年同期增加了34天,在株洲五区空气质量排名中甩掉了“铁定末名”的帽子。

    来自清水塘工业大气污染的投诉也大幅下降。2016年第三季度,我市共接到757起工业废气污染投诉;2017年第三季度,投诉量已经减少到了339起,投诉量减少超过一半。

    “原来一到冬春两季,在大气扩散不利的情况下,清水塘老工业区和下风向的河西片区异味刺鼻,市民投诉不断。”市环保局工作人员说,“现在区域内异味消除了,空气清新了,异味扰民投诉基本没有了。”

    当地市民李文明说,切身感到了清水塘空气质量的变化,以前天总是灰蒙蒙的,企业一排废气,那大街上随处可闻到,只能关门关窗。如今经常可以看见蓝天,臭气也少了。

    路宽了、桥来了

    要发展就要先兴交通,过去清水塘因为街区道路狭窄、与河西通行不便饱受诟病。今后几年内,这一切将迎来改变。

    记者从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了解到,今年该公司计划实施14个基础设施项目,其中市政道路项目12个,市政桥梁项目1个,公园绿地项目1个。目前,清雨路、清霞路、株冶路已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待PPP项目战略投资者确定后将立即启动建设;清响路、清港路等多条市政道路正在全力推进前期工作。

    2018年,石峰区还将新建白石港路等11条支路和小街小巷,启动建设路BRT项目建设。

    此外,湘江八桥即清水塘大桥,预计在今年年底开工建设。清水塘大桥北接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南连栗雨工业园,是两个区域沟通联系的新动脉,交通功能突出。

    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规划建设部部长唐维介绍,清水塘大桥设计方秉承“以人为本,体现交通和谐;景观优先,注重环境协调”理念,致力打造株洲地标性大桥。目前,清水塘大桥已完成规划选址、蓝线及土地预审等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将正式开工建设。

    ▲霞湾港的水质提升很多,已经有丰富的鱼类

    水清了

    “过去的清水塘名不副实,有愧于‘清水’这个名字。”刘朝晖说,过去清水塘企业大量排污,导致附近很多河流水域都是五颜六色的。

    为了监督清水塘企业非法排污,多年来,环保志愿者刘庆每周都会去江边监测水质。排污最严重的霞湾港成了他最常去的地方,每周总能抓到几次企业偷排现象。

    2011年12月,清水塘“水污”问题迎来了改善,株洲市启动了霞湾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投资近两亿元对霞湾港进行大刀阔斧的治理。

    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湘江保护和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明确要求连续实施3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其中,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成为重要环节。

    数据显示,搬迁改造强力推进以来,清水塘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提高,湘江株洲段水质由III类提升到II类。株洲《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年报》则显示,多年来湘江株洲段、洣水、渌江水质持续保持国家Ⅲ类水质标准,连续6年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单因子评价)为100%,霞湾港水质基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978-2006)一级标准。

    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清水塘基本完成区域内“两港一渠”水体污染和历史遗留废渣的治理工作,对保护湘江水环境安全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霞湾港,从曾经的“牛奶河”“变色龙”已蝶变为“一江清水,两岸翠绿”的治理示范,成为代表清水塘老工业区环境污染治理成效的一张生动名片。

    刘庆说,“我现在很少去江边监测水质了,企业排污的现象少了,水质有了很大改善;过去霞湾港是不毛之河,如今霞湾港都有鱼了。”

    土“改”了

    “清水塘地区主要重金属污染物铅、镉、砷排放量实现逐年下降,预计较2016年分别削减31.62%、45.52%和35.17%。”今年年初,市环保局局长章文才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专题报告时指出。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湘江株洲段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清水塘地区已退出全省重金属重点防控区。2017年,霞湾港水质的重金属因子下降了80%以上,消除了重金属污染,确保了长株潭三市的饮用水水源安全。

    记者从株洲市清水塘投资集团了解到,自2011年以来,已累计投入环境治理资金约10亿元,实施了9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其中已完成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清水塘工业区废渣综合治理工程、大湖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乌丫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霞湾新桥低排渠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老霞湾港治理工程、株洲清水塘地区清水湖区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项目)等7个项目;铜霞片区土壤治理工程、清水片区土壤治理工程2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这些项目对解决历史遗留重金属内源污染问题意义较大。

    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也对它充满信赖和期许

    老工业和新产业在清水塘碰撞,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汇。

    “清水塘的过去是贡献和污染,现在是搬迁和改造,未来是科技与生态。”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一句话概括了这个老工业区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几乎每天,清水塘这片15平方公里的土地,都会生出令人向往的改变。今天的清水塘,已经完全颠覆人们对老工业区的印象,它正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迈向“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宜居地区。

    新旧事物自如更替,过去与未来已在衔接。这是如今的清水塘,我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也对这片土地充满着信赖和期许。

    记者手记

    正在拆除的钢厂和拔地而起的新社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