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名 守护生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郭亮 通讯员/何敏

    燕尾帽下,是纤尘不染的严谨;白大褂里,是温暖跳动的仁心。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这个为纪念现代护理学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是全球护理工作者共同的节日。在中国,数百万白衣天使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以爱为名,护佑生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

    株洲城南,凤凰山下,枫溪河畔,作为一家深受百姓信赖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三三一医院的护理团队正是中国优秀护理队伍的缩影。从抗击新冠疫情的逆行出征,到日常护理中的点滴关怀,他们用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精神”,用汗水浇灌患者康复的希望之花,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推动技术创新,传递人文关怀,为株洲乃至湖南的健康事业贡献着重要力量。

    A、质量为基 筑牢生命防线

    医疗安全是医院的生命线,护理质量则是这道防线的坚实基石。“每一次质量改进,都是对患者安全的再加固。”护理部负责人曾丽文介绍,医院护理部通过构建五级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通过PDCA、品管圈、根因分析(RCA)等管理工具的应用,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持续改进。2024年,医院的护理敏感指标全面优于往年同期,全年护理不良事件同比下降42.37%,跌倒事件减少36.84%。这些令人瞩目的数据,是护理团队对科学管理和严谨操作的最好诠释。

    在提升质量和效率方面,急诊科护士长杨勇霞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拥有省市多项急救技能竞赛金奖,练就了急诊科特有的“秒级反应”能力。在节奏极快、压力巨大的急诊科,她从未退缩,总是第一个到岗,定期模拟各种演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急诊效率。在一次群体食物中毒事件中,大批患者被紧急送来,她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开展抢救,最终使所有患者脱离危险。她常说:“急诊护士的时钟永远比现实快30秒,这30秒可能就是生命的转机。”

    B、专科引领 技术创新赋能护理发展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细分,护理工作也越来越趋向专业化。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紧抓护理专业化发展的机遇,大力加强专科护理能力建设,历年来医院持续培养国家及省市级专科护士,目前,专科护士占全院护士的比例提升至22%。这支日益壮大的专业化护理队伍,为医院开展高难度诊疗和提供更优质的专科护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是推动专科护理发展的强大引擎。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在株洲市率先开展了“手臂港植入技术”和“超声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显著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降低了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使医院的精准诊疗能力走在了区域前列。

    普外科肛肠科的护士长程茂华是医院在专科技术领域的优秀代表。2021年那个被载入科室史册的深夜,程茂华改良的“开窗法”胃管鼻贴悄然问世。这项看似微小的创新,使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下降27%,如今已惠及全院千余患者。在她眼中,护理创新是永不熄灭的星火——蝴蝶结固定引流袋解放患者双手,智能床位文件架架起无声沟通的桥梁,疾病宣教视频让晦涩医学知识化作通俗故事……每个细节都烙印着她“患者体验至上”的执着追求。

    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团队在专科护理技术方面同样精益求精。ICU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护理工作要求极高,为此,科室大力培养专业人才,成立呼吸治疗、静脉治疗等亚专科护理小组,开展新技术应用,参与院内护理会诊,用扎实的技术提高救治水平。无论是心脏骤停的抢救,还是复杂病情的动态评估,他们都凭借精准判断和精湛操作一次次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为生命筑起坚强的防护墙。

    C、人文关怀 浸润医疗全过程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服务场所,既要满足患者诊疗技术的需要,还要满足患者精神及心理上的需求,给患者带来满足感、信任感以及幸福感。2024年,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培养了4名护理人文导师,并通过导师对全院护士进行同理心、情绪管理、护理服务礼仪等技能培训,显著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

    在产科,医院创新打造“家庭化产房”,将待产、分娩、产后恢复整合为全流程服务,努力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帮助产妇减轻分娩焦虑,提升母婴健康水平。这种模式使得纯母乳喂养率提升了18.2%,产妇满意度接近100%。在肿瘤科,面对承受巨大身心压力的肿瘤患者,护理团队积极推行安宁疗护模式。通过个性化的疼痛管理、专业的心理疏导以及对家属的哀伤辅导,帮助临终患者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同时也为家属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持。一位患者家属在感谢信中深情写道:“护士们的陪伴,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最黑暗的日子。”

    康养中心则将人文关怀的触角延伸至老年群体。中心推出的“五个一”生日会结合怀旧疗法,为每一位入住的长者建立生命故事档案,记录她们的过往点滴,帮助她们重拾珍贵的回忆,提升归属感。这一创新实践在认知衰退干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一位老人感言:“在这里,我不仅被照顾,更被尊重和理解。”康养中心的90后护士何欣霞是老年护理人文关怀的典范,她于2017年远赴日本大阪医养结合机构学习三年,回国后将日本研修的介护理念与本土实践融合,创新实践“网格化照护”,将楼层划分为责任网格,联合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心理“一站式”服务,让每位老人在熟悉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面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拒食的李爷爷,何欣霞指导护工连续四天清晨端粥陪伴,以“先尝一口”的真诚打破戒备。她定制“阳光计划”:播放老人珍藏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黑胶唱片,鼓励参与手工课,联合其他长者搭建社交桥梁。三个月后,李爷爷在生日会上身着黑色夹克,唱响《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完成从“蜷缩被窝”到“主动歌唱”的生命蜕变。

    介入手术室的袁婷在冰冷的仪器丛林中,同样始终秉持人文温度。作为介入护理骨干,她年均参与手术千余台,在蓝色射线防护屏后,用专业与技术在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上为患者筑起生命防线。面对急诊患者的术前焦虑,她独创“三步安抚法”:一个专业坚定的眼神交流、一句通俗易懂的病情解释、一次温暖的肢体接触,让患者在冰冷的手术室感受到人性关怀。她倡导“温暖的介入手术室”,推动团队从“操作者”转为“陪伴者”,将搀扶、安慰融入日常护理,让温情渗透每个细节。

    D、学术聚力 区域影响扩大

    护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护理部注重护士的职业发展和能力培养,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学术影响力。医院推行“一月一病种”和医学模拟教学培训模式,突破了常规临床教学思维,通过临床案例引导和学员沉浸式参与,提升了学员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2024年的省级竞赛中,护理团队的质量改善项目《提高成人住院患者人工气道吸痰规范率》荣获三等奖,这不仅是对团队技术能力的肯定,也为区域内其他医院的护理工作提供了借鉴和示范。

    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张素贞不仅自己在护理领域深耕细作,更是年轻护士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在年轻护士心中,她既是严师,又是伯乐。院内院外的比赛,她都鼓励她们参赛、挖掘潜能,备赛时陪练至深夜,获奖时比护士更欣喜。她常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才能绽放光芒。”科室屡获殊荣,但她最珍视的是年轻护士眼中对护理事业的热忱与对生命的敬畏。

    作为株洲市护理领域的佼佼者,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积极发挥学科优势,不仅致力于临床护理实践的提升,也高度重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医院成功承办了株洲市老年医学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会议,为区域内的护理同仁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医院共有33名护士在省级护理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她们在推动区域学术交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康养中心的何欣霞在老年护理领域积极探索,2024年作为全市唯一养老机构代表分享中日照护经验,展现了她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贡献,为老年护理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智慧。急诊科护士长杨勇霞积极投身急救知识普及工作,担任湖南省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导师,在休息日带领团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通过理论与实操结合,以典型案例形式开展培训57场,共培训3000余人,将急救知识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有效提升了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建设健康株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E、持续书写护理新篇章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医疗已成为现代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而智慧护理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积极拥抱科技,依托信息化建设,推动护理服务模式创新,让优质护理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触手可及。

    2024年,医院护理部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为出院后仍需护理照料的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项服务通过线上平台接受预约,由经过严格培训的注册护士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涵盖胃管护理、伤口换药、PICC置管维护等27项专业护理内容。全年累计服务126人次,有效打通了医院与家庭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患者在家中也能享受到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居家康复体验和生活质量。这种模式的推广,也是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探索和提供类似的居家护理服务。

    医院还对护理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构建了覆盖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安全监控、智能排班等多个模块的护理管理平台,实现了护理管理的三级垂直化和精细化。特别是智能排班系统的应用,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工作量进行动态调整,极大地提高了排班的科学性和效率,减少了人工排班的繁琐和潜在错误。一位护士长对此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排班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遇到临时情况还需要反复调整,现在有了智能排班系统,一键就能生成最优方案,我们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临床护理上,更好地服务患者。”

    在未来,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护理工作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持续深化专科建设,拓展智慧服务,强化人文关怀,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为守护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