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照辉:拧好每一颗螺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通讯员/何杏)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全国技术能手、数控车工特级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湖湘杰出工匠……文照辉的名号响当当。上个月,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死磕到底,攻克多项难题

    肩披绶带,手捧奖章,文照辉站在劳模荣誉的最高领奖台上感触颇多。他说:“作为全国劳模,我感觉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会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为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拧好每一颗螺丝,助力大国重器走向世界舞台。”

    文照辉今年50岁,生活在“劳模世家”。“儿时就觉得产业工人很光荣,父亲获得了很多奖章,戴着大红花站在主席台上很风光。”文照辉的父亲是一名电镀工,1986年被评为公司劳模,后获评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劳模。

    1994年,跟随着父亲的脚步,文照辉入职中车电机成为一名车工。从踏进厂门那一天起,他就告诉自己要努力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低调做人,敬业最重要”“车工是门细致活,一丝之差,优劣分家”……文照辉将父亲的教诲牢牢记在心上。

    在同事眼中,文照辉一丝不苟,甚至有点“轴”。他的“轴”体现在精益求精上,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死磕到底”。

    “高铁牵引电机转轴盲孔攻丝”是中车电机质量提升攻坚克难项目。为了突破螺丝拧不紧、浪费公司成本、影响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的问题,文照辉带领团队反复从相关车间、工序、环节找原因,试验了成千上万遍。最终,他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大难题。该项目完成后,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制造成本70余万元;产品一次性交验合格率能提升至98.5%。

    近三年来,以文照辉为主开展的各类攻关获奖96项,获授权专利5项;解决质量攻关问题18次;主持中车集团科技项目3次;推广先进操作法12项。

    传承匠心,带出14名高徒

    “这是我最近的学习体会,和大家分享。”从北京回来的文照辉第一时间将最新工作总结发在“文照辉劳模创新工作室”企业微信群。他说,作为全国劳模、全国技术能手,他有义务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培育更多高素质产业工人。

    文照辉总结了带徒的“三心”。一是有信心,因为没有教不好的徒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技能高手;二是有耐心,毫无保留地将所有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徒弟;三是下狠心,再苦再难也要求徒弟独立完成。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杜婕是文照辉的徒弟。她说:“师傅善于引导,我们学得又快又好。”

    近年来,文照辉手把手带徒14名,徒弟们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等荣誉。“文照辉金蓝领劳模创新工作室”承办了55次部门级竞赛;举办了1820余课时的专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学员1300余人次。“文照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完成授课1022课时,开展“技能改变命运”等专题讲座15次。

    “如果哪天我的徒弟超越了我,我才敢说‘成功了’!”文照辉说,他会用技术回报企业,努力为中国制造贡献力量。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