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 这些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李支国

    “读城就是读人”,这是易中天《读城记》的观点。从城里的人,去了解这座城市的面孔与秉性,确实是一个简单而直观的途径。

    4月26日,我市欢送拟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赴京受奖。新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接受共和国的至高褒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时代造就劳模,劳模引领时代。劳动模范是具有光荣历史的优秀群体,在推动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进程中绽放出夺目的时代光彩。劳模评选机制、人选结构不断与时俱进,优中选优的评选标准、永立时代潮头的劳模精神永远不变。

    从“耐劳”的“老黄牛”,到创新的“领头雁”,从“车铣刨磨钳”等传统工种,到快递小哥、滴滴司机等新业态从业者,劳模人选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这次株洲共有7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拟受表彰,其中,来自企业的代表占了大半。他们中既有龙头企业的领军人、首席科学家,也有特级技能师、数控车工和普通的施工员,他们既是株洲广大技能人才、产业工人的光荣,也代表着株洲作为“制造名城”的品牌与实力。

    被媒体高光的,还有普通的城市个体。

    52岁的米粉店老板娘刘智玲,悉心照顾在株洲收废品的杨嗲嗲。“有我口吃的,决不饿着你。”14年的时光里,刘智玲用爱心编织了一段“不是父女,胜似亲人”的亲情。重庆的亲戚邀请杨嗲嗲回家乡叶落归根,老人摇头拒绝,坚持要留在株洲。这故事看似微小,却折射出株洲城市的温度。

    在现代城市,见惯了钢筋水泥铸就的高楼大厦,但一座城市绝不只有这一副面孔。“一碗米粉盛出的人间亲情”故事,让人们在工业城市的“硬核”面孔之外,看到了城市“柔软”的另一面。当关爱、包容、尊重在陌生的个体之间自然传递,这座城市也就有了感动人、吸引人的魅力。

    “出圈”的还有湖南工大学子苗聪。

    只因在招聘会上主动向广东省阳江市市长递交了简历,这位大四的学生一夜成了网红,被网友称为“简历哥”,成为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苗聪当时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勇敢地做了一件事,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其实,大家只看到他向市长自荐的一时之勇,却不知道他之前投出10份简历却没有因受聘的挫败而失望。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在你满怀希望的时候给你浇盆冷水,在你无心插柳之时还你个绿树成荫。不管什么时候,希望与信心还是要有的。

    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天南地北的人满怀着希望,聚集在这里打拼,他们的奋斗成就了株洲;开放包容的株洲也培育了一批批才俊,他们心怀希望的种子,从株洲走向五湖四海。这就是株洲,这就是株洲人。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