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师生融洽,洋溢着青春活力。 通讯员/周婷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钟芳杰
从唯美震撼的梦航音乐会,到活力无限的社团嘉年华;从追求更高、更远、更快的田径场上,到冷静与智慧并存的桥牌桌前……在株洲市八中,少年们总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学生们以不同的成长方式和路径,在“梦航”的引领下扬帆。
充满活力的青春校园
日前,株洲市八中第四届社团嘉年华拉开帷幕,各个社团以创意和热爱,共同绘就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盛宴。梦航乐团以摇滚风暴席卷舞台,主持社以声音为笔铺陈成长画卷,推理社打造了沉浸式剧场,羽毛球社将球拍化作光影画笔,街舞社以舞蹈串烧书写炫酷的肢体语言……
这所“满园春色”的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已走过55年的历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为一代代八中人的时代命题。
“通过多样性、丰富性、选择性的课程,帮助学生唤醒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并最终成为既能够充分释放个性潜能,又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最好的自己。”学校党委书记张军红介绍,通过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的“五育融合梦航课程新体系”,关注学生特点、教师特长、学校特色,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都能有适合的成长发展通道,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宝,充分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术素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创建条件。如今学校不仅开设有数十个主题社团,还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前提下,开发了一大批校本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课程。
被同学们热捧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正是诠释这一理念的最好注脚之一。
关注公平与效率谁更重要、中华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的呈现;探究万圣节糖果经济学、古代占卜和神话中的科学因素;研究长株潭方言和民族传统服饰的演进……最近,“项目式学习”活动又到了“交作业”的时间,同学们脑洞大开,以协作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次真实的实践探究。
散发“魔力”的仲夏之约
说起株洲市八中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不提这里的创新人才培养夏令营。
在暑假,学校举办创新人才培养夏令营,为新生做好生涯规划启迪、学科知识衔接,通过专家教授讲座、杰出学长分享会、兴趣活动课程,以及各类文体赛事,团建交流活动,让学生感受“多元化培养”“多赛道成长”“多样化课程”,让师生携手跨过“初高贯通培养”这道桥梁,翻开多姿多彩的高中画卷。
2021年,以文化生入读株洲市八中的谭皙玥成为创新夏令营中的一员。活动期间,她选择了美术兴趣课程。此后,她把美术当成了一种爱好,坚持课余学习。高二学考后,谭皙玥与家长、老师沟通后,决定向美术方向发起冲击。这次选择,让她最终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同样在夏令营中崭露头角的,还有2013级学生黄明远。
彼时,对桥牌充满好奇的黄明远,在夏令营中加入桥牌兴趣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多次参加各级别桥牌竞赛。2016年,黄明远以株洲市理科第一名的身份,考入香港中文大学,并于当年夺得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冠军。
还有拿到南方科技大学校长特别奖学金的黄智颖同学,实现了清华大学硕博连读。
教育改革的探索先锋
今年初,“高中双休”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学校党委书记张军红看来,“高中双休”政策的本质是推动教育回归以人为本。各方需转变观念,让学校从“时间竞争”转向“效率竞争”,教师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培养”,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规划”,家长从“监管身份”转向“成长伙伴”。
高一年级部长袁丹英介绍,周末“双休”必然面临课时、习题答疑时间减少,以及作业布置量调整等诸多变化。为此,学校课程教学部第一时间对高中三年各科的教学进度及内容进行了统计摸底,再重新分解教学计划,以确保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和课间时间,让学生在校时间更加紧凑。
同时,老师加强了“错题本”检查,督促学生自己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再针对个体进行单独辅导。
为做好学生心理建设,更合理地利用“双休”,学校还设计了“周末学生居家情况表现表”,引导学生规划作息、运动、兴趣活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周一再在每班抽一个学习小组进行反馈。
“周末和爸爸一起在风光带骑车,既放松了心情,也为新一周的学习积蓄了更多正能量。”一位高一学生在反馈中说道。
记者发现,学校还通过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微讲座,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情绪。如今,大部分家庭在管住孩子手机的同时,增加了如打羽毛球、骑行、下棋等亲子活动,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水到渠成的累累硕果
“在高中接触到表演专业训练,对我未来的职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为少年哪吒配音的曹亚龙回忆说,高三那年,学校老师带他接触表演专业训练,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坚持刻苦训练。最终,他以株洲市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剧系,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2019年春节期间,电影《流浪地球》上映,一时风靡全球,这部电影视觉效果的主概念设计师正是株洲市八中2002届毕业生袁硕。当年,袁硕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金属装饰雕塑专业,至今已参与制作了包括《捉妖记》《九层妖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金陵十三钗》等40多部国内外电影。“八中不仅让我打下了美术基础,更开启了我对美的创造力。”袁硕说。
还有参与冬奥会闭幕式舞蹈编排的陶柏帆,“跳入”北大的张雨潇……他们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述着一代代“梦航”人美好绽放的轨迹。
“多样发展平台,让不同禀赋的学生都能有适合的成长发展通道,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宝。”校长刘建辉表示,近年来,通过坚持文化与专业两轮驱动,实施“一个学生一条发展路径,一个学生一套成长方案”,让一大批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国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一流高校。如今,学校阔步于“三湘名校”的新征程,助力学生在成长之路上不断追求更高、更远、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