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双创的“金种子”在校园里茁壮成长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戴凛

    通讯员/彭新华

    “目前团队正在加紧为‘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作准备,相信我们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赛,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的肖燕信心满满。而给予她底气的,正是学校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位、高标准打造创业平台

    日前,落实湖南省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推进会暨“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启动会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尹万建,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金宗,以及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负责人参会,高规格推动该项工作。

    近年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把创新创业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顶层设计、高位推动,秉承“产教融合、双创育人”的理念,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平台支撑、体系驱动、协同推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

    “比如学校高标准打造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作为湖南省教育厅‘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创业青年最温馨的家。”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刘永超介绍,基地总面积5100平方米,设有创业实训室、成果展示厅、项目路演厅、会议研讨区、团队工作室、休息洽谈室六大功能区。致力于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工商注册、财税代理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基地首年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场地及水电支持,近两年累计孵化学生创业项目54个,吸纳就业人数240余人。

    毕业生杨琪臻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他依托母校的免费双创基地进行自主创业,从电脑、手机维修起步,目前仍然在学校创业。杨琪真表示,学校为他开启了一条全新的成长之路,如今他已在株洲成家,成为一名新株洲人。

    走出去,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光就要放得更远。为此,学校对接产业优化专业,推进校企深度融合,走出学校,为学生开启了一片更广阔的创新创业天地。

    刘永超介绍,学校通过深度对接株洲市“3+3+2”产业体系,联合中车时代电动汽车、北京汽车、山河科技等深度合作企业,共建23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可满足120家中小微企业、50个创新团队同时进驻。

    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中车实训基地,一架云检无人机盘旋在一辆货车上方作业,一台小型X光检测小车灵活地潜入车底,结合仿生伸缩内窥镜对底盘空腔进行安全检测;距离作业现场10米开外的检测人员只需通过高清屏幕画面,就能实时掌控检测进度……这种创新的安检方式,是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智检先锋”团队通过不断探索研究而取得的崭新突破,属于国内首创。

    而该团队的牵头人就是肖燕,两年前,她和13名志同道合的同学自发组建了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和马俊飞等多位博士以及林崟、黄史记等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该团队多次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

    目前,该项目先后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湖南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同时,该项目已申请专利12项,获得意向合作企业5家,预计纯利润金额可达到1300余万元,第三年可带动高质量就业超1000人,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湖汽通过共建校外实践基地,持续向企业推介优秀项目和优秀人才,已实现专利转化53项,10余项创新产品被企业产业化应用。2024年翼泽科技团队研发的“基于北斗多频通信终端产品”也成功入选湖南省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首批投资储备项目。

    全方位支持,力促双创全面升级

    2025年4月8日,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联合车辆运用学院开展专题培训,特邀2024年大学生国际创新大赛金奖指导教师林崟担任主讲,通过线上平台,为200余名师生进行系统指导。

    “这样的培训很有指导性,原来创新创业离我并不遥远。”此次培训,林崟老师结合案例分享了“以赛促教”的实践经验。多位学生在听课后表示,对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有显著效果,为参赛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接受双创培训的不只有学生。在今年春季管理骨干专题培训会上,学校特邀湖南工业大学原教务处处长胡俊红教授开展讲座,他结合高校创新创业生态构建案例,分析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孵化学生项目,并分享了企业导师参与课程设计的成功经验。

    记者发现,近年来,该校已举办多期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创新创业培训辅导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双创导师,还汇聚了产业界的资深专家,他们为师生和管理干部带来了前沿的创新创业理念与实践经验分享。让创新创业的种子,不断汲取成长的养分。

    “学校将打出一套‘组合拳’,全力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学校校企合作交流中心主任尹长源透露,将进一步加大创业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学生应享尽享;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探索设立校内创业投资子基金,吸引优秀校友及社会资本创投优质项目;进一步推动平台升级,联合株洲高新区、经开区、荷塘区、渌口区等共建“双创生态圈”;进一步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定期举办“创业导师训练营”,每年评选“创业之星”,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