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干部进小区再出发 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谭昕吾

    春风如鼓,催人奋进。近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举办2025年机关干部进基层动员大会,吹响全区机关干部大步迈向基层,书写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新号角。

    自2022年首次启动以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机关干部进小区活动目前进入第四个年头。从最初的广泛号召,到深度攻坚,再到今年的聚焦长效,该活动已成为贴近民情、锻造队伍、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正全力助推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福祉。

    实干者登台 基层被看见

    舞台的主角,依旧是实干者。今年,基层治理骨干们纷纷上台,讲述过去一年在基层摸爬滚打的故事,他们中有干部进小区工作队队长、社区书记、小区党支部委员……

    大湖塘“联建共治”第一片区工作队队长邓荣峰,站在台上,语气坚定:“社区(村)基层的问题,千头万绪,我的感受是,人员、资源总是捉襟见肘。”

    这支工作队没被困难吓倒。他们白天走街串巷,夜里挑灯谋划。为充实人员,搭建起组织架构;为明确职责,建立联建机制;为解决资金,四处奔走拉资源。在改善环境、设计墙绘、挖掘优秀党员和热心居民等多重努力下,赢得居民的广泛支持,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相继成立。曾经矛盾不断的小区,难题一个个被攻克,如今邻里和睦,焕发新生机。

    滨江社区党委书记易婷,则讲起了与天元区人社局干部工作队的故事。滨江社区是老牌社区,辖区里有6个老旧小区长期靠政府“输血”,运转艰难。工作队一进驻,立刻和社区干部组成攻坚小组,挨家挨户走访党员、居民代表,挖掘出不少热心居民担任单元长,组建“单元长自治小组”。

    短短两个月,56项问题被梳理成清单。装路灯、修大门、清垃圾,一件件小事办进居民心坎;邻里活动月月办,工作成果定期向居民汇报,居民对小区的变化“历历在目”,进一步带动了更多的居民参与,小区成功从“政府托底”转变为“居民当家”。

    76岁的老党员周孟佳,则用手机照片,展示了邮政小区的变化。曾经坑洼的路面变得平坦,飞线遍布的天空重现湛蓝,广场边绿植生机勃勃。她拍下了干部们敲门走访、调解矛盾、组织活动的瞬间,其中不乏笑脸盈盈的居民,这些照片,是基层治理的生动注脚,也记录着干部与群众携手前行的温暖。

    “这些分享非常温暖,也很有力量,让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同行人。”天元区委社会工作部的参会干部说,这些变化与经历,汇聚成天元区干群齐心共建家园的璀璨星河。

    久久为功 践行群众路线

    从2022年到2024年,是株洲高新区、天元区基层蝶变的三年,更是干部成长的三年。该区机关干部进小区活动陆续派出1171名干部、195支工作队,奔赴190个小区和8个农贸市场,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层固本强基。

    进入第四年,该区步履不停,机关干部进小区升级为机关干部进基层,即聚焦长效,在既有成果上,追求更高质量的基层治理成效,不仅关注问题解决,更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工作效率。

    大会上,天元区发布“聚焦基层、同题共答”机关村社结对任务,为新一年的工作明确方向。

    现场,15个村和10个社区的代表,与25支干部工作队队长握手结对。

    比如,伞铺村一心想做强村集体经济,通过目标引领,村干部向区总工会、文旅广体局的联合工作队“出题”,双方成功结对,工作队队长说:“2025年,我们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伞铺村的特产红薯出圈,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让伞铺村的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康馨佳园小区则有不同的需求,2024年,该小区在天元区发改局工作队的帮助下,将许多矛盾化解在基层,并初步搭建起居民自治的框架。小区自治小组成员满怀期待地表示:“2025年,我们还想继续对接发改局工作队,希望他们指导我们完善自治机制,巩固前一年的成果。”

    他们手中的“共答”协议,是沉甸甸的责任与目标,亦是新一年机关干部进基层的合作与创新,将为基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