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8日,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市圆满完成。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刘震 摄
株洲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春林
当湖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仍选择在株洲举办时,这份荣耀更成为一种压力。怎样更好展示“技能湘军”实力?怎样奉上一场让全省人民都满意的赛事?怎样与时俱进,办得比第一届更精彩?
以品牌意识打造品牌赛事的思路,贯穿办赛始终。烹制技能大赛的“盛宴”,株洲有着独特新颖的烹制方法。
目标明确
办成功更要办“出圈”
成就一桌美味的大餐,大厨的构思是首要的。
办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的背后,源于一座城市深思熟虑的谋划。从2022年承办首届大赛开始,株洲市就明确了工作思路:展示全市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育成果与特色、推介株洲、宣传株洲。
市委书记曹慧泉在多个场合强调:株洲作为东道主,将全力做好服务,确保把大赛办成功、办圆满、办出彩。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恢清对办赛提出要求: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得精彩、办出影响,持续擦亮九郎山职教科创城品牌,全面宣传推介株洲。
2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对外发布办赛时间与赛事内容之后,我市很快就成立了以书记、市长为主任的大赛执委会,最高规格指挥调动。
“打造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我们有底气。”市人社局负责人表达了办赛预期:提起株洲,大家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制造名城,会下意识地想到北斗峰会、轨博会、厂BA,现在还要加两个“点位”——职业技能竞赛、九郎山职教科创城。
协作烹制
90多项重点任务明确到人
成熟的构思之后,烹制方法尤为关键。
株洲市执委会成员单位多达40家,设立了综合协调、重点活动、赛务保障和技术保障、后勤保障、新闻宣传、安全保卫和医疗保障、观摩和志愿者等工作组。春节刚过,株洲市执委会以天为单位,将90多项重点工作任务到人、责任上肩、全面铺开,按照时间倒排表高效推进。
为精准匹配46个赛项的需求,大赛采取集中办赛和分散办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国际会展中心空间大、易布置;8所职业院校经验丰富、许多设备能就地取材。这样的安排既可以保证每项大赛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又利用了现有的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执委会为各项目配备了技术负责人、场地经理、录分员等技术保障人员。46名裁判长中,有往届全国技能大赛裁判长、有各个行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同时遴选了45名裁判长助理和44名第三方裁判。
创新手法贯穿始终。点、染、皴、涂……一件瓷器毛坯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手下,瞬间灵气十足。绝技绝活展演、“我和大师比一比”“潮能大闯关”“技能人才看株洲”等子活动,传递着深层蕴意,丰富了赛事的层次感。
“用料”讲究简约。大赛遴选并公布了21家单位为30个赛项的技术支持赞助合作单位。市人社局要求干部职工,通过各自朋友圈为大赛链接资源,从活动策划到实施,干部职工能够完成的工作坚决不找第三方,杜绝中间商“赚差价”。团市委推行志愿者动态管理模式,志愿者团队精简了23%,志愿服务成本较同类赛事降低近30%。
没有了华丽舞台、灯光、装饰等喧宾夺主,技能人才光环被无限放大,站在了C位。
佳肴上桌
味飘潇湘溢四海
当菜品被端上桌,飘散的香气立刻吸引着五湖四海的食客。
报纸、短视频、直播全时空传递信息,让市民与赛场充分互动,技能高手成为真正的“明星”。
上级媒体宣传也呈现数量、质量、流量“三量齐升”效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湖南日报》等媒体报道超过1000篇,全网点击量呈现几何级增长。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说,这场大赛营造了学技能、用技能、强技能的浓厚氛围,必将为我省高质量发展点燃技能引擎,为现代化新湖南建设汇聚力量。
省人社厅厅长李永军说,在省组委会统一调度安排下,株洲市执委会坚持高位统筹、高效推进、高标落实,确保了大赛圆满举行。
“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国工匠”艾爱国多次到达赛点观摩,他说大赛秩序井然,活动丰富多彩,展示了湖湘技能人才的精气神,值得学习的地方有很多。
“制造名城,名不虚传”“株洲拥有世界级产业与舞台,技能人才在这里大有可为”……“技能人才看株洲”过程中,郴州代表团的邓文强不断赞叹。
“令人大开眼界”“原来职业技能大赛可以这么办”“好看、好玩,明年还要来”……多位现场观众分享感受。
为期3天的“技能湘军”巅峰对决,株洲96名选手斩获32金、20银、11铜、25个优胜奖,金牌数与奖牌数实现“双第一”,株洲市代表团获得优秀团队奖。
从台前到幕后,从比赛到办赛,从前期筹备到具体执行再到结果呈现,都说明了一件事:株洲办赛秉承了工匠精神,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