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免疫屏障 我市连续32年无脊灰病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董介 通讯员/刘源 蔡学凡 邓屹杉) 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疾控局印发通知,明确今年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要求各地加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重点关注薄弱地区,针对重点人群做好免疫规划与非免疫规划疫苗的宣传工作。

    针对很多居民反映“打了新冠疫苗依然患病,疫苗是否要打、是否有用”的疑问,历史数据有力证明其重要性。我国自1978年全面实施计划免疫以来,大多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超95%,部分疾病(脊灰、白喉)已消除或接近消除。其中,1986年卡介苗接种率提升至85%以上,儿童结核病死亡率下降80%-90%;2006年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因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降至1%以下;2010年实施麻疹强化免疫,2012年麻疹发病率从2010年2.86/10万降至0.5/10万。

    我市免疫规划实施成效显著,已连续32年无脊髓灰质炎及白喉病例,近10年流脑、乙脑报告病例仅4例,麻疹、风疹年发病数被牢牢锁在3例以内,除百日咳外各类免疫规划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均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多年无疫苗针对性传染病暴发疫情发生。同时,免疫规划服务不断得到优化,2014年建设了湖南省首家数字化接种门诊,推进预防接种门诊分级分类管理,全市现有常规预防接种门诊138家,其中示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7家,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00家,72家接种门诊现已实现数字化。

    “祖父辈经历过的传染病大流行,在孙辈这里已成为历史教材。”市疾控免疫规划科负责人指着数据图表介绍,通过维持30年超90%的接种覆盖率,麻疹、风疹年发病数被牢牢锁在3例以内,绝大多数疫苗针对性传染病的发病率较免疫规划实施前下降99%以上,多年没有相应疾病暴发疫情发生。

    目前,少数疫苗还存在技术局限,如流感疫苗的保护效率通常在30%-60%之间,但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方式之一,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对高危人群至关重要。疫苗的研发上市过程非常漫长且严格,上市前要先在实验室反复试验,再做临床试验跟踪观察,上市后还需通过“批签发”检验,疫苗只有在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考证后才能使用。疫苗工艺在不断改进,疫苗研发从“针对单一疾病、特定年龄段”逐步迈向全生命周期免疫保护,让“疫苗护盾”伴随市民从出生到老年。

    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是儿童的权利,呼吁公众积极行动,主动接种疫苗,共筑健康屏障。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