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罗小玲 通讯员/张依 李婷 伍艳林) 3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于校外实践基地“株洲市烈士纪念园”,开展了“烈士纪念园里的思政课”。截至目前,其教学记录视频《打卡烈士纪念园,争做忠诚爱国者》,点赞量超7万,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致力于探索以实体展馆为载体的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构建“场馆+思政”育人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院校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增强学生获得感
在开展此次教学活动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场馆教学实施方案做了系统性地规划,将《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核心课程与红色场馆深度融合,设计特色教学模块。同时依托《中共党史》课程开展“红色基地研学”活动,通过课程化设计实现全域覆盖、全链贯通的教学闭环。
“烈士纪念园里的思政课”是教学理念的具体展现,活动中的教学知识点“争做忠诚爱国者”正源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三章第二节。后续,《中共党史》课程将会在株洲烈士纪念园继续开展思政研学活动。通过课程联动持续开展场馆教学,保证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扩大教学覆盖面,增强学生的学习获得感。
聚焦湖湘资源,实现场馆育人
目前,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已在株洲革命先辈红色家风馆、湖南党史馆、长沙党史馆、湖南医药科技馆、株洲市烈士纪念园、株洲市炎帝陵、株洲市规划展览馆、株洲博物馆等场馆,开展多堂“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
通过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学生表示受益良多。曾洋同学说:“场馆里的思政课,让我感受到湖湘大地上红色资源的丰富,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精神力量。”钟卓琳同学说:“我参加过两次场馆里的思政课,一次是今年烈士园里的思政课,一次是在湖南医药科技文化馆里开展的思政课,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要深挖湖湘文化资源,更要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通过场馆里的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持续开展,该校思政教学育人成效显著,师生共同成长,取得了系列教学成果。学生通过录制“场馆里的思政课”,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斩获一、二等奖各1项,获2024年湖南省“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系列教育活动高职优秀视频一等奖1项。同时,依托于校内的红色家风馆开展了系列教学活动,“红色家风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获湖南省四个一批廉洁教育系列活动二等奖。
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深化打造“场馆里的思政课”品牌工程,深度融合“红色铸魂+中医药育人”特色,创新构建“课程改革-实践浸润-成果转化”育人环节。利用数字化技术,贯通课堂、场馆、数字三维场景,形成线上线下全覆盖的思政教学方式,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